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桃城区农村娃上学不再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 10:04 河北日报

  本报讯(建良、红梅、凤来)“原来我们三个年级只有一个老师教,现在教我们班的就有5个老师。学校大了,环境好了,小朋友多了……”新学校让衡水市桃城区何庄乡卢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卢晓东有说不完的话。

  卢村小学是由何庄乡几个村的小学合并而成。过去桃城区不论大村小村,村村都有小学,有的学校只有几个、十几个学生,生源分散,师资力量也分散,常常是一个老师教几个年级的单科课程,或一个老师教一年级的所有课程。这种教育资源分散的结果,导致教学质量低,学校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难以达到同步受教育水平。

  今年以来桃城区为解决农村学生上学难,调整农村小学布局,均衡城乡教育,出台了《关于调整农村小学布局加大合校并点力度的实施意见》,通过实地考察、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布局调整规划。今年该区投资2076万元对农村小学布局进行调整,目前,已合并农村小学26所,改造危旧校舍513间,新建教学楼4座。

  该区河沿镇李空小学过去仅有40名学生,有的年级才四五个学生,教师配备的少,影响了新课改的开展。如今,李空小学合并入北沼小学,全校学生达240多人,基本达到45人的标准班教学,教师也实现了分科目上课,结束了过去一个老师包打天下,一节课上一天,学生没有新鲜感、没有兴趣的局面。

  农村学校规模大了,管理规范了,但学生上学路远又成了新难题。为此,该区多方筹资建设学生宿舍,创建寄宿制学校。距离市区较远的河沿镇已建辛集、北召、谈庄、巨鹿4所寄宿制小学。辛集小学是新建小学,最远的村离学校10多里地,学生上学放学很不方便,实行了寄宿制,孩子们高兴了,家长也放心了。目前,该区已有10所中小学实行了寄宿制,统一食宿,统一管理。他们在李空小学投资60万元,建设了食堂、宿舍、餐厅,安装了暖气,学生完全实现了寄宿制,每班配备了一名生活老师,保证学生学习生活安全,彻底解决了农村家长的后顾之忧。

  为均衡城乡教育资源,改变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知识结构更新较慢的状况,今年,该区通过严格考试从应往届全日制大专以上师范毕业生中,选聘了50名优秀教师,充实到乡村学校。区教育局还实行了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制度,市区中小学选派优秀教师,带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设备送课下乡,同时组织区、乡学校教师就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等问题共同交流探讨。目前,市区中小学已为乡村学校送优质课2000多节,图书8000余册,直接培训乡村教师300多人次,有效地提高了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

  贫困家庭学生面临的上学难、辍学,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该区对农村贫困学生全面实行了“两免一补”,即免交杂费、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活费。他们一方面把“两免一补”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严格管理。另一方面严格贫困生的界定,由村、校推荐公示,层层把关,并为每名贫困学生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邓庄乡留仲小学四年级学生渠兴楠自幼父母双亡,跟年迈的姑姑一起生活,姑姑也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特困户,今年小兴楠一度面临失学,学校在为他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还组织学生开展捐助活动,并为渠兴楠申请了救助金,现在小兴楠有了新书包、新衣服,还领到了教育基金会的200元救助金。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区共救助贫困生1149名,补贴减免相关费用4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农村的适龄儿童人人有学上。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