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遂川板鸭”插上金翅膀 江西吉安市质量技监系统狠抓食品质量安全拉动一条富民产业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 07:49 中国质量新闻网

  11月24日,记者在江西省遂川县遂兴板鸭有限责任公司珠田板鸭厂看到,一只只油光闪闪的板鸭在烤房里烘烤着,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等待外销的几万只板鸭。该厂厂长黄信练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他指着一排排整齐的板鸭说,今年将有150多万元进账,比去年要多出一倍的收入。这都要感谢当地质量技监局开展的食品质量安全整治百千万工程和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它为遂川板鸭加工业发展插上了金翅膀。

  黄信练所说的金翅膀含金量确实很高,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质量技监局的帮助下,以前散乱的遂川板鸭加工企业不仅联合组建了江西遂川县遂兴板鸭有限责任公司,而且下属的21家加工厂全部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实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标识标志、统一生产工艺、统一检验水平、统一价格。今年9月,遂兴牌板鸭还获得了江西名牌产品称号,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知名度。据了解,今年遂川县板鸭产量将突破650余万只,总产值将达3亿元。产品远销南昌、广州、上海、杭州等城市及港、澳、台地区,并出口东南亚和欧盟市场。

  遂川板鸭是吉安遂川县一大传统特色产品,有上百年的加工历史,采用中国三大名鸭之一的红毛鸭作原料,以腌、烤、晒的传统工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方法加工,色、香、味、形俱佳,深得广大消费者青睐。

  遂川县委、县政府积极推进板鸭产业发展,板鸭生产加工企业迅速增加,但由于板鸭加工源自民间,故大多属于家庭作坊,呈现散、小、乱的现象。多年来,遂川板鸭加工业一直存在生产厂家众多、制作标准各异、价格竞争无序等问题,且获证企业少,产品质量合格率低,2004年抽检合格率仅为56%,这大大影响了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及产业的发展壮大。

  2005年,遂川板鸭的混乱状况引起了吉安市、遂川县两级质量技监局的重视。他们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国家质检总局、江西省质量技监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把遂川板鸭加工业的整治作为吉安市食品质量安全整治百千万工程和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专项整治的切入点,把抓好遂川板鸭专项整治,促进产业发展,作为质量技监部门服务地方经济的重点工作来抓。他们按照普查整治结合、典型引路、全面推动的工作原则,采取全面普查、引导帮扶、规范整治的工作手段,全面整治板鸭加工企业。

  经过努力,当地政府分别下发了《遂川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工作方案》、《遂川县板鸭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方案》、《遂川县板鸭产业管理办法(试行)》,并以政府名义专门召开了板鸭生产加工企业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县、乡、村委三级负责人层层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县长、乡长、村长为辖区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聘请了365名食品监管员和协管员,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与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初步形成了由政府统一领导,质量技监、卫生等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共同协作的工作机制。

  为了让遂川板鸭攥紧拳头闯市场,遂川县质量技监局借鉴公司+农户的做法,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促成21家板鸭企业以子公司的形式,在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基础上,联合组建了江西遂川县遂兴板鸭有限责任公司,帮助企业全面建立了质量、标准、计量、生产过程控制等管理体系档案,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品牌档次,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今年生产板鸭650多万只,较整治前增长47.5%。由于品牌带动、公司促动,销售价格由整治前的25元/公斤提高到32元/公斤,增长28%,鸭副件一改往日相互压价贱买现象,统一由公司销售,大大提高了售价,年增加效益70万元。2006年,在市、县两级质量技监部门帮扶下,遂兴牌板鸭被评为江西名牌产品,全面提升了该产品的知名度。

  通过全方位整治,遂川县获生产许可证的板鸭企业从零家变为23家,获证企业的生产能力占全县的90%,整个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今年板鸭产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3%,较整治前提高37个百分点。

  目前,遂川县板鸭产业已经覆盖全县15个乡镇,板鸭产业系列总产值达3亿元,较整治前增长65.6%,实现利税1950多万元,较整治前增长30%。全县板鸭产业解决6700多名农民工就业,较整治前增长22%;带动鸭饲养、羽绒加工、饲料及运输等行业综合经济效益增长21%,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中国质量报》)

作者:罗荔萌 龚琛虎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