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从护身符到推进器 四川省通江县利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拉动通江银耳产业升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 07:22 中国质量新闻网

  四川省通江县在本地著名的特色产品——通江银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之后,不仅充分发挥了地理标志的护身符作用,更好地保护了这一产品的特色品质,还深入挖掘了地理标志的市场拉动作用,切实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促进银耳产业升级,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一个强有力的推进器。

  银耳,又称白木耳,它是一种木腐真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在我国产地各异,分布十分广泛,但尤以有200多年历史的四川通江银耳最为名贵。通江气候温和湿润,其盛产的椴木银耳以朵大、肉厚、胶汁重、易炖化、口感好等特点,成为历代宫廷贡品、御膳佳肴。1995年,通江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

  然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通江对品牌的保护意识并不强,使通江银耳

商标被大量假冒,
福建
、浙江等地产品均打上通江银耳的称号。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市场上销售的通江银耳中,只有20%产自通江,其余80%产自福建和浙江等地。近年来,通江县深感品牌保护的缺失之痛,积极开始了通江银耳的原产地保护工作。2004年8月31日,通江银耳顺利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原产地保护。此后,通江县专门成立了银耳产业发展局,并组织专家针对市场上的假冒通江银耳采取了一系列打击措施,有效地保护了这一原产地产品。

  日前,通江县政府在广泛征集了通江县银耳产业发展局、质量技监局等部门的意见后,决定加大通江银耳的地理标志使用力度,让护身符催生通江的经济活力。为此,通江县政府迅速打响了一场通江银耳攻坚战:

  他们首先成立了通江县通江银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协调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质量技监局、供销社、银耳协会负责人为成员;其次,他们建立了通江银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监管机制,规定标志使用主体为企业,标志使用的产权监管收益属国资委,质量技监局等负责打假工作,银耳协会负责业务协调管理。

  协调小组建立了严格的商品质量检验监督制度,力求做到地理标志使用规范、管理有序。他们坚持实地考察制度,使用人提出申请后,协调小组即对申请人的生产情况、原材料、规模等进行全面考察,并在15天内作出考察报告;符合使用条件者,方可按程序签订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取得地理标志或证明商标的使用资格。协调小组严格落实《通江银耳使用管理规则》,要求企业按规定对通江银耳产品分类、包装、运输、储存等指标严格把关。他们还实行了样品送检制度,使用人在销售通江银耳前,必须向协调小组呈送银耳样品,经严格检验后,方可进入市场,保证了地理标志产品的高品质和含金量。

  有了完善的协调机构和监管机制,通江很快探索出了一条“统一销售价格、统一进货渠道、统一执法打假”的通江银耳经销模式。目前,通江拥有耳林资源7万公顷,年产银耳60万千克,涌现了通江银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霸王野生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等一大批

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他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在该县20多个乡镇建立了无公害生产基地,并在主产地区成立了银耳专业合作社,发展了4万多名掌握了先进银耳生产技术的基地农户,使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

  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进行银耳精深加工,先后与国内外20多家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合作,开发出了银耳羹、银耳粉丝、银耳软糖、银耳八宝茶、银耳大曲、银耳醇等系列产品,使通江银耳产业关联度大大增强,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目前,打上了地理标志的通江银耳产品不仅在国内风头正劲,还远销日本、我国香港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年产值1亿多元,地理标志使传统的通江银耳产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纪 勇 张 东 龚志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