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老工业基地变为新型工业化之城 湘潭,求变图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 09:00 红网

  

老工业基地变为新型工业化之城湘潭,求变图强

  (图为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化生产车间一角。本报记者罗新国摄)周月桂李军“金湘潭”的历史画卷里,有过巨室富商、辐辏云集、万家城廓、十里帆樯的恢弘,海内外奇珍异宝,聚于市井,那时的湘潭,曾以“老大”的地位瞩目三湘。

  时光将旧时的繁华洗去,湘潭人通变图强,与时俱进的禀赋仍在血管里流淌着。走进湘潭河东的新城,产业勃兴支撑着的热闹与亮丽,即使在寒冬里也让人感觉到暖意。几年前还是荒芜的乡野,迅速崛起为充满活力的新都市,见证着湘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与5年前相比,湘潭市去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75亿元,增长1.71倍,实现利润增长了11倍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9.46%提高到146.2%;重点企业万元能耗由1.91吨标煤降到1.53吨,降低了25%。

  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此前曾在湘潭工作多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湘潭这几年的经济增长,重视外延的扩张,更注重内涵的提高。追求效益好、水平高、污染少、能耗降的经济增长途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观念之变

  老工业基地,曾是湘潭人的骄傲。提起湘钢、江麓、电机、江南、湘缆等企业,年纪稍大的湘潭人,都有种自豪感。2000年,当新千年的曙光照耀大地,人们为世纪的转折而祈福时,湘潭的经济也走到了一个转折点。

  1700多家国有中小企业,32万产业工人,看起来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但连续66个月整体亏损,让人们心头的阴霾如此沉重。

  “别的地方都在为自己的工业底子薄而大兴工业,我们湘潭守着厚实的基础,却没有饭吃。这不是发展方向的问题,问题出在了办工业的方式。时代变了,市场变了,湘潭也应该变,应该大胆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变中图强,变中求大。而其中首要的是彻底转变发展的观念”,湘潭市委、市政府面对困境,审时度势。

  湘潭电缆厂的改制,工作组几进几出,也难以推进,难就难在干部群众的观念更新。不仅是在湘缆,在别的企业,改制的障碍如一座座大山。时任改革小组组长的陈润儿说,如果不能说服工人们,说明干部的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这一关闯不过,湘潭的经济就不要说“发展”二字了。陈润儿自己带头深入湘潭电缆厂,与工人们交心,直面如何保护他们的利益、找到企业的出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等工人们关心的问题。工人们的心结解开了,一个由湘钢等企业入股的华菱电缆走进了市场。两年的时间,湘缆浴火重生,今年保守估计,销售额过7亿,利润3500万。

  产权改革、制度创新、强化管理、科技领先,这些以前在会上在材料里念得多,却在实践中练得少。“不能只在口头上变,而要在现实中变”,“要让企业在受益中变,在与市场斗法中自觉地变”。

  在一片奋力扩张的氛围中,湘潭市决策者认为:GDP要增长,但应该是效益好、技术水平提高、竞争力增强式的增长,努力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投资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变,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湘钢曾打算上千万吨的产钢项目,湘潭市与他们一起,合计投资、土地、环境及市场的大账,扩产的计划变了,调整的思路出来了,结果每年调出的效益在20亿元以上。

  增长方式的观念转变,也就有了不同的增长结果。2005年,湘潭市GDP达到367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8%;工业利润超过16亿元,5年增长近20倍。

  路径之变

  

  在湘潭市中心,有一个工业万博港,展示品包括航天缓冲座椅、无极变速箱等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产品,以及宽厚板钢、华菱线缆等新型材料,还有华莹化工的新涂料、东信棉业的精纺纱,每天吸引不少客商和市民参观。

  万博港,展示出湘潭工业产品结构的巨变。市经委主任周友幸告诉记者,这里陈列的200多个新产品,主要分布在机电、生物医药、新材料、轻纺等领域,这四大支柱在全市工业中已占“半壁江山”。而“十五”以前,湘潭工业可谓“头重脚轻”,重化工业占到70%以上的份额,资源消耗多,高污染,高耗能,产品附加值低。

  如何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市里从技改盘活存量资产切入。近5年,湘钢累计投入40多亿元,进行淘汰平炉、一火成材、全连铸等一系列技术改造,从以前粗放型生产“大路钢”,到今天生产精品线材、宽厚板,高附加值钢材品种所占比例从30%提高到85%,企业能耗却降低了15%,效益从亏损3亿元扭转为年年盈利。“十五”期间,湘潭完成技术改造投入183亿元,比“九五”增长近4倍,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技改项目开工率、完工率保持95%以上。像湘钢一样,一大批企业在技改中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内在质量的增长。

  外延式的增长,注重投资扩规模;内涵式的增长,更重科技驱动提升质量。市里筛选有技术、基础好、能创新的10户标志性企业和50户中小型企业,围绕关键技术创新攻关。全市新增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扶持大企业建立创新中心;专门成立担保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迅达集团拥有

知识产权162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08项,煤气灶具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江麓集团自主研发的无极变速箱,填补国内空白,正在建立年产30万台基地。通过自主创新,一大批企业构筑了核心竞争力。近3年,依靠信息化带动,湘潭工业内涵增长的路子越走越宽。

  信息化,对湘潭许多老企业来说,以前只是书上报纸上的时髦词儿。湘钢的ERP数字化系统能将一天需要的煤炭精确到几公斤,湘潭电机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数字化装备生产的产品在市场纵横,更多的企业不再把信息化当成抽象的东西,而是主动地投入进去。伟鸿食品是生产生猪的,320万元投入信息化项目,公司总经理承认,信息化让企业运营成本下降了10%,这是他没有想到的。5年时间,湘潭信息化工程投入资金10多亿元,企业覆盖面达85%,其结果是企业产品设计周期缩短了一半,资金周转速度提高50%,成本大大降低。

  五年发奋,锐志求变,湘潭工业每1元投入,产生的附加值从5年前的0.22元升至0.32元,探索出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

  产业之变

  在湘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来了产业发展巨大变化。产业结构走向优化,产业链条成群延长。市里高起点规划九华等6个工业园区,在政策、用地、融资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进企业落户园区,培育钢压延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工程机械等10大新型产业。眼下,矿山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湘莲槟榔都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循环经济首先在产业园区兴起。“钢延压—废弃固体、渣—水泥”、“煤—电—炉渣—耐火材料”、“焦炉—煤气—发电”等循环产业链,步入良性发展。

  湘潭“增长之变”,不仅在工厂车间镂刻了辉煌,也在田野挥写下增收的诗篇。

  上世纪90年代,湘潭即成为全国最早的成建制吨粮市之一。进入“十五”,市里提出,在稳定单产的同时,主攻优质稻开发。农业部门指导农民扩种优质稻,实施“优质品种+生态种植”示范,扶持“聚宝”等米业龙头,发展“订单农业”。在湘潭县泉塘、湘乡市山枣等几个万亩示范片,实施单品种连片种植1万亩,统一施肥、防病、治虫,分品种收割、加工、储藏,加工大米的质量提高几个档次。今年,全市优质稻所占的比例达到85%,湘晚籼11号、13号等高档优质稻超50万亩。对比5年前,全市在水稻面积、单产稳定的前提下,农民种田总体效益增长40%。

  生猪之变更让人“刮目”。在湘潭县青竹村、岳塘区摇泉村等养猪专业村,一家一户养几头猪的散户已基本绝迹,户均年出栏生猪都在50头以上。青竹村在全市率先成立养猪协会,村支书卢国良说:“协会帮大忙,养猪户手持订单,技术也有靠山。”推广“青竹模式”,全市创办120多个养猪协会,生猪年出栏今年可超600万头。市委、市政府把生猪产业列为农业头号优势产业,推出一批优势引资项目,先后引进扶持了15家龙头企业,带动协会、基地,打造完整的生猪产业链。仅几年工夫,湘潭生猪产业快速壮大,年总产值已突破120亿元。目前,养猪只占生猪产业链总产值的一半左右;生猪加工年创产值30亿元,伟鸿、港越加工的冷鲜肉畅销俄罗斯、中亚地区,“怀其”皮革、“韶峰”肠衣出口东南亚。此外,汉德利、圣雅凯的饲料,大北农、北农大的兽药,新五丰的种猪,相对构成产业链的“上游”,年产值亦在30亿元左右。

  变则通,变中图强,老工业基地变为新型工业化之城,希望的田野成为高效的“车间”,湘潭经济的航船,正挺立在新的征途上。

稿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志林 张尚武 周月桂 李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