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上地医院平价的秘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 07:52 经济参考报

  日前一个雾蒙蒙的下午,记者从北京市区驱车近一个小时,终于在海淀区农大南路树村西街找到了这家招牌并不起眼的上地医院。去年12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出资2000万元,创办了这家北京市首所惠民性质的平价医院——上地医院。

  在二楼妇产科门诊,五六名育龄妇女正在排队就诊。已经有八个半月身孕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籍贯是河北邯郸农村,现住北京昌平区回龙观,是专程从10多公里外赶到上地医院做产前保健的,共做了血、尿、乙肝、丙肝、梅毒、B超等多项检查,花费400多元。“为什么要到这么远的医院来看病呢?”记者问。她回答:“听朋友说,这家医院收费便宜。”

  开业以来,上地

医院共接诊来自北京及全国其他地方患者12万多人次,平均每天就诊400多人次,最高达到613人次。今年前10个月,医院共收治住院病人6000多人次,每日住院病人最高达到154人。

  “上地医院最吸引患者的是收费便宜。”据医院妇产科门诊负责人傅丽萍介绍,在这里,孕妇做一次全面产前保健检查,只需600元至700元,而一般医院收费1000元至2000元。

  据统计,上地医院人均急诊费用为73元,出院病人人均费用为1410元。而在其他一些医院,急诊人均费用一般在250元以上,出院费用为3000元至4000元。

  上地医院的医疗费用为什么能够降下来呢?据上地医院院长王玲介绍,关键在于“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一是降低

药价。根据
卫生部
的规定,医院进药后可以加价15%零售,而上地医院只加价5%。在上地医院首批购进的525种药物里,超过100元的只有六种,65%以上是小包装,每份不超过20元。

  二是降低耗材价格。同样的输液药品,有玻璃瓶、塑料袋等各种包装,上地医院选择最简单的。B超、心电图等电子仪器,不连接电脑打印,诊断报告都是手写,每次可为患者节约30元。

  三是医生收入与医院效益脱钩,避免了“大处方”“滥检查”等行为。上地医院对二级以上医院的检查结果互认,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收费。考核医生的主要指标是医疗质量、服务态度,而不是处方数量。使用抗生素先从最便宜的青霉素开始,而不直接用高档的头孢类药。

  四是限价收费。在一般医院,自然分娩2000元至3000元,剖宫产高达7000元至8000元。而上地医院规定,自然分娩1000元左右,剖宫产2500元限价。上地医院还对海淀区城镇低保户、农村特困户等减免挂号费和诊疗费,大型检查减免20%,住院费用减免50%。

  记者注意到一种现象:到上地医院看病的并不仅仅是低收入人群,也有大学教师、公司职员等一些收入较高的患者。一位患感冒的电脑公司副经理说:“如果在上地医院花上几十元就能把病治好,又何必到其他医院花上几百元的费用呢?”

  上地医院每天有10位副高以上职称(包括副高职称)的专家出诊,这些专家大都是海淀医院、海淀妇幼保健院和部队医院的退休人员。一些患者反映,虽然上地医院收费较低,但医疗服务质量并不低。挂普通号也可以享受专家门诊,大大提高了疾病的一次确诊率,并有效避免了患者多次就诊的医疗费用的支出。

  上地医院从创办之日起就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截至今年10月底,海淀区政府已经拨款1700多万元,用于上地医院的人员经费、房租、设备等项开支。

  “尽管有政府的支持,但医院并没有完全依赖财政拨款。”据王玲介绍,预计到年底,上地医院医疗收入(不含财政拨款)可达2300万元,每月收入近200万元。医院总支出预计为3200万元,月均支出260多万元,每月收支相抵后仅负债60多万元。她说:“目前,医院收支差距正在缩小,再过几个月,便有望实现收支平衡了。”


 新华社记者 刘浦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