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拷贝要走样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 16:25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黄晨霞北京报道 ·编者按· 模仿对于创业者而言是一条捷径,可以让创业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白行业内领先者的标准是什么,按这样的目标去打造自己的企业,迅速使自己走上正轨。麦当劳、肯德基一直是中国快餐企业的标杆,每个中国本土的快餐连锁企业都梦想有朝一日成为中国的麦当劳、肯德基。于是,从和麦当劳用一样的桌子开始,中国的本土快餐企业不断模仿着麦当劳的一切,包括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流程、成本控制、连锁经营、店面选址与装修甚至企业文化。然而,当大家纷纷宣称自己已经“麦当劳化”了,要挑战麦当劳时,我们却发现麦当劳、肯德基从来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在中国市场,对麦当劳而言,威胁自己的是肯德基;对肯德基而言,威胁自己的是麦当劳,只不过市场之大岂能没有中餐连锁店的生存之地罢了。创业者需要模仿,更需要拿来主义,中国的快餐企业需要“做回自己”,这不仅仅意味着类似“真功夫”的“营养蒸饭”,更需要一种文化的积淀,因为餐饮不但是吃饭维持生存,也是一种文化象征。麦当劳代表美国的强势文化,处处体现着美国精神,那什么代表中国的传统呢?“功夫”可能还不够代表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按照蔡达标的说法,他的创业冲动源于一本名叫《麦当劳的神话》的书,那年他在读中学,他所在的东莞市长安镇还没有什么麦当劳或肯德基。在这本一半漫画一半文字的书里,无处不在的M标记让他印象深刻。“《麦当劳的神话》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商业方面的书籍,当时隐约就有个设想:想有一天开家像麦当劳一样的公司。” 拷贝者的标准化之梦 就像所有早期的西式快餐复制者一样,蔡达标的“麦当劳之梦”也是始于“用和麦当劳一样的桌椅”。 1994年7月,23岁的蔡达标与他的小舅子潘宇海凑了8万元,在长安开了第一家快餐店168。事实上,除了桌椅之外,你实在无法从这家80平米左右的小店联想到麦当劳。 开店的头一年,蔡达标经常往深圳跑,他的目的地是深圳的麦当劳店。一方面,他喜欢在那里观察麦当劳的各个细节,从店铺装修到员工服务,另一方面,他想交几个“麦当劳朋友”。来来往往几趟后,他和深圳麦当劳店的一些员工成了朋友。从此,他逐渐了解到麦当劳的内部管理流程。 从深圳折返东莞后,他会做两件事情:一是进行内部培训,二是写流程标准。因为在他看来培训和标准化是麦当劳成功的两大关键因素。 1995年连续再开两家店后,蔡达标更加频繁地与他的麦当劳朋友接触,他和早期的员工不断地完善从前线到后台各个操作流程的标准。这其中,他遇到一个难题:在当时,要做蒸饭与炖盅,能用的依然只是传统的高温炉、大锅和蒸笼。使用这些陈旧的厨具,一方面后台的员工高温难挡,另一方面拿取具体的产品十分不方便,需要不断上搬下卸。蔡潘二人在设想能否买到一种抽屉式的又由温控的蒸箱,这也是实现后台操作标准化的关键所在。 当时西式快餐所用的设备,就具有这样的特点,问题是西式快餐不做蒸饭,这些设备的功能只能烧烤,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设备供应商。 不得已,他们只好考虑自己设计。在受困设备短缺之际,蔡达标认识了一位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这位教授从设计原理上给他们提供了指导,结合平日操作经验,再加上蔡、潘从一家纺织厂里找来的蒸气机,一台便于操作的蒸菜设备诞生了。“当时我们没有留意,用了一段时间,算一下,它竟然还能减少50%以上的燃料消耗。”如今想起来,蔡达标颇为得意。 过了约20个月,在标准化初步成功以后,蔡达标开了第四家店,采用了西式快餐标志性的柜台销售,并将店名改为“双种子”,同时,双种子引进了七八个麦当劳员工。 本土狙击手在扩张? 在蔡达标看来,1997年之后,公司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区域性的迅速扩张,1999年双种子开始进入广州、深圳等华南中心城市。而后每年以超过50%的速度增开新店。到2005年底,公司在全国有100家店,2006年则准备开到160家,2007年,设定的目标是260家。在这些地方发展了两三年后,公司的管理层开始意识到:不能闷头做菜,要扩张得更快,必须要有一个让更多人记得住的品牌。 然而,当时双种子里的中高层管理者都曾经在餐饮行业或零售行业呆过,熟悉门店运作,但整合营销并非他们所长。蔡达标最后选定了本土广告人叶茂中。叶茂中所给出的方案是:将“双种子”,改为“真功夫”,并用李小龙的形象为蓝本,综合了其他一些功夫明星的元素来作为企业的标识;取谐音,突出“蒸”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民族性。在进行企业VI改造的同时,蔡达标开始学习“营销”,并高调地宣扬“蒸”的饮食文化和公司的民族性。他们开始接触一些营养专家或教授,他们甚至开始考虑如何将公司的形象与水的特性结合起来,来极力宣扬健康饮食的理念。蔡达标开始有意识地将真功夫与西式快餐区分开来,逐渐地成为一名本土狙击手。他开始在一些行业协会上直指西式快餐有害健康,并在今年高调宣扬真功夫不提供任何油炸食品等等。 问题是:与资本雄厚的西式快餐比起来,真功夫的广告语远没有“我就喜欢”来得令人印象深刻。此外,无论麦当劳还是肯德基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内涵,那种氛围已经被都市白领们接受,而真功夫的“功夫”内涵能否如蔡达标和叶茂中设想的那样为大家所认同,仍是一个未知数。 在学习营销的同时,真功夫开始从区域走向全国。2004年,这家大本营在南方的公司将触角伸到长三角,它在杭州建立后勤中心,开始辐射华东市场,由潘宇海直接负责。2005年,在华南负责营运业务的刘波被派到北京,筹备华北市场的业务开拓。 与华南市场不同的是,华东和华北市场的成熟度更高,竞争也更为激烈。以北京为例,吉野家、马兰拉面、永和豆浆等中式快餐已基本完成京城的圈地运动。“竞争很激烈,但市场前景还很广。” “在华南扩张时,公司逐渐完善了一套选址系统,根据客流数量和质量,我们将商圈分为四类。在这些地方,我们也会看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我把这些数据都汇总到系统里,基本上就可以得出我们的选址目标。”在餐饮业,估算营业额的常用方法是:在每天营业高峰期,清点人数,而后再乘以一个平均消费值(这个数值会因此公司、商圈不同而不同)。 真功夫里的人谈起这套系统都有些得意,他们觉得在选址方面已经很“麦当劳”了。“不过他们还有很多地方是我们要学的,例如肯德基在北京,什么样的地方,他们都能覆盖到,这很厉害,需要很强的谈判能力。”刘波说道。 内部治理运动 蔡达标评价自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而似乎从最初议论文培训开始,他一直有亲自上阵做内训的习惯。 今年年初,蔡达标到中欧上EMBA课,学习管理、营销、经济学等。许多时候,从上海上课回来,他就会召集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到东莞总部的一个仓库似的地方上课,这里是他们企业管理学院。他选出他所认为的与公司发展联系比较紧的部分课程内容,按照他的逻辑,教授给培训对象。在其中一次的三天培训内,蔡达标讲的是不同的管理理论。当谈到泰勒与梅奥的管理思想,坐在台下的一些总监提出:哪种管理风格更适合现阶段的真功夫?这激起了一番讨论,随后蔡达标交了一份作业到中欧,阐述公司的管理风格是一种“从梅奥式管理到泰勒式管理”的转变。他认为这是扩张使然。 在管理上,蔡达标做出的调整是:组织架构从“职能式架构”转变为“矩阵式架构”。后者的结构是:总经理之下,并列着三大区域和营销、营运、人力、财务等职能部门。而三大区域下面又分别有各自的职能部门。换言之,区域下面的大多数员工是接受“双头管理”的。 在转变为“矩阵式架构”后,蔡达标开始下放部分决策权。而蔡达标认为,这样的调整要实现的是“公司文化的转变”,要加强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以便区域可以更快地进行扩张。这个过程,当地的一家人力资源咨询公司被聘来协助转型,并开发一套岗位评估体系。蔡达标估计这需要三到五年,才能真正做到“流程顺畅,文化转变。” 除了管理架构调整之外,公司治理问题也被提上议程。“未来两年三年,这个行业的竞争会是资本层面的竞争。”所以2004年开始,董事会商量上市问题。严格地说,主要是蔡达标与潘宇海的考虑,他们是公司的拥有者,各占50%的权益。最初设立董事会,是为了解决争议和思维局限问题。董事会有四位成员,另两位万伟明与周明则分别是供应商与合作者。 一旦要上市,则意味着,必须要重新调整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公司正在改制,我们已经找到了投资者,目前就差具体的合同条款未敲定。” 显然,蔡达标很乐观,不管是公司上市的进程,还是行业发展的前景。 问题是:一旦进入资本市场,仅有一群熟悉餐饮的人是不够的,仅通过相对简单的内部式培训来提升组织的学习能力也是不够的,仅仅只是埋头开店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讲关于资本的故事,还需要人才、管理甚至企业文化的全面提升。而人才的瓶颈则是最致命的,我们可以在麦当劳、肯德基看到络绎不绝的大学实习生,但是这一幕在“真功夫”恐怕难以出现。“真功夫”未来的道路仍然充满变数。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