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沈北新区区长蹇彪: 四五百亿打造蒲河新城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 16:1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您提出沈北新区将成为综合改革的示范区,沈北新区的“新”首先将体现在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方式上。这具体指什么? 蹇彪:体制机制的创新有两层含义。一是,如何为企业服务。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不够完善,行政手续繁杂、层级多、效率低下。沈北新区将涉及上千家企业,所以我们提出要打造“企业家愿意来、留着住、发展好”的新区,组建了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服务的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比如安全生产,以前是卫生、环保、消防、建设、劳动、电力很多部门都参与管理,现在我们专门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局,权力和服务都集中。 二是,能够让不干事的人干事,让能干事的人有平台。蒲河新城开发区有300多名员工,其中只有20%是公务员,其他都是政府雇员,不是公务员身份在开发区也可以大干一番事业。现在沈北新区和蒲河新城都采用这种创新模式,创新将在市级管理权限下,贯穿整个沈北新区的开发过程。 《21世纪》:沈北新城提出打造近300平方公里的蒲河新城和100平方公里的新城子现代副城。两者是否存在招商竞争和发展精力分散的问题? 蹇彪:1098平方公里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蒲河新城是沈北新区的先行区和试验区,由300平方公里的试验逐渐向北辐射。现在是有两套班子,但我认为不存在精力分散的问题,主要领导人是兼任的,我们提出打造“两个平台”,和谐发展。 《21世纪》:蒲河新城在“十一五”期间需要多大的资金投入,资金构成有哪些? 蹇彪:蒲河新城的产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在“十一五”期间将高达四五百亿。沈阳市政府每年给1亿,连续给五年。主要靠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每年将近20亿。另外还有现有企业的税收。我认为政府的任务是提供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就是体制和机制,硬环境就是基础设施,其他都是企业化运作。我们也在酝酿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区内有一套班子在研究政策环境,保证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机制的通畅。 《21世纪》:沈阳在进行发展空间的整合,北有沈北新区、南有浑南新区、西有沈西工业走廊,东有棋盘山风景区。是不是摊子铺得太大了? 蹇彪:我认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相当正确。这是整合城市发展空间的需要,四大空间按照功能区划分,形成了错位竞争的关系。沈北新区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浑南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沈西工业走廊是装备制造业的集中区。同时,沈北新区的成立又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需要,南依托沈阳城区,北接铁岭,东邻抚顺,西连沈西工业走廊,是连接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枢纽。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