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中国
·吴伯凡专栏·
JayantSinha在《新兴市场崛起的全球领袖企业》(见《2005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中指出,在亚洲这样的新兴市场中能否出现全球领袖企业,取决于在这个市场里成长起来的
企业是否经历过独特的市场难度(而不是幸运),并在这种难度中建立起超越地域特点的、“可输出的独特能力”和“全球化经理人”,正是凭着这种能力,企业才可能在多个市场获得“稳定利润的核心技能和起支持作用的组织文化”。
在JayantSinha看来,发源于香港的汇丰银行、发源于印度的兰伯西实验有限公司和发源于韩国的三星电子就是这样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没有提到一家中国公司)。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在他们踏上全球化征程之前,企业已经“在其核心业务中达到全球标准的竞争力”,“其关键流程已达到或超过全球基准水平”。
反过来,那些因自负和虚荣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之所以焦头烂额,就在于它们没有辨明自己竞争力的真实来源,把自己“有什么”(作为“身外之物”的外在资源)当成了自己“是什么”(作为“身内之物”的内在能力)。
“核心能力”的概念代表着一种商业新思维,这是很多中国企业至今尚未习惯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源于西方哲学传统中的“本体”(Substance,本义为“背后的支撑者”)与“现象”(Phenomena,本义为外在的表现形式)之二分。
这就是说,在看待企业竞争优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外在”与“内在”、“表层”与“深层”、“无形”与“有形”、“现在”与“未来”之分。而这些区分,都可以归结为“核心能力”与“外在竞争力”之分。真正的竞争,不是外在资源的竞争,而是内在能力的竞争,不是“为了当下的竞争”(CompetitionforPresent),而是“为了未来的竞争”(CompetingfortheFuture,这是哈梅尔与普拉哈拉德的一本书的书名)。专注于当下的竞争(比如价格战)和仰仗外在优势的竞争,都是自我毁灭的、以丧失未来为代价的“伪竞争”。真正的竞争更像是一种“冷战”,一种竞相培植深层能力的、兵不血刃的“冷战”,即一种“深层竞争”。而中国企业要在全球化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把精力投入到这样的“冷战”之中。
“能力”的隐喻:桃子还是洋葱?
企业必须从关注暂时的竞争力转变到关注可持续的竞争力,而要获得可持续性竞争力,企业必须把视线从外在、表层、有形、现在,转向内在、深层、无形和未来。这是哈梅尔和普拉哈拉德的基本思想,而“核心能力”的概念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称雄世界,关注和研究日本企业成为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一种风尚。哈梅尔也是通过对日本企业的研究总结出“核心能力”的思想的。日本企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表面上它们以“器”(制造业)见长,但“器”的背后是一种“道”。比如“精益制造”表面上是一种工艺和流程,其实是一种“文化”,一种“制造之道”。
日本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有形的、日常的活动上修炼,精益求精,上升为一种“深度的精通”和内在气质,如把饮茶变成“茶道”,把击剑变成“剑道”,把格斗变成“柔道”,等等。哈梅尔提出“核心能力”的思想,灵感就来自日本文化中的、这种被称为“道”的内在能力和内在品质。
但核心能力这个概念很自然地引发了一个问题:内在、深层都是相对的,那么什么样的能力才真正算得上是深层、内在的能力?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过程。但这显然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而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日语中有一个词就是表现这样的过程的———Kaizen(意为“持续改善”)。
所以,哈梅尔在提出“核心能力”概念之后,很快就意识到这个概念的局限性和误导性。能够让公司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不是一种静态、固化的能力,而是一种动态、弹性的能力。大量的案例表明,公司凭借令对手难以复制的能力的确能在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但也正是这种竞争优势让公司形成路径依赖,公司的创新能力在竞争优势庇护下逐渐衰减,核心能力硬化。当环境发生巨变时,公司因难以应对而猝然倒下。
这就是说,本来对公司意味着福音的核心能力,具有一种阻止公司进一步寻找核心能力的倾向。本来是内在的核心能力,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会逐渐成为一种外在的资源。这就是“核心能力的诅咒”。
为了修正“核心能力”的谬误,哈梅尔先是提出了“公司想象力”的概念———核心能力的傲慢和偏见很容易抹杀公司的想象力。而一旦丧失了想象力,公司就可能核心反被核心误。所以,对于拥有强大竞争力的公司来说,想象力可能比竞争力更重要。
随后,哈梅尔又提出了融“核心竞争力”与“公司想象力”于一体而又超越二者之上的概念———“战略适应力”(StrategicResilience,或译为“战略弹性力”),他把它定义为:“对深刻、长期地影响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趋势不断进行预测和调整战略的能力。”
换言之,战略适应力是一种在变动不居的竞争环境中避免战略老化的能力,一种对公司的战略方向和盈利模式进行“持续改善”的能力。在一个破坏性创新不断出现,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时代,对公司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打造核心竞争力”,而是透过既有的核心能力,找到更内在的能力。公司的能力结构的隐喻不再是“桃子”(寻找内核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洋葱”———每一次你都以为找到了“内核”,但每次找到的内核都是下一个“内核”的表皮。
(全文完,详情请见《21世纪商业评论》11月刊。本文作者为《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