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根基不牢粮油上涨行情不会持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 10:44 中国产经新闻

    节日库存补充与美大豆期货上扬影响粮油价

  本报记者 郑言成 报道

  进入11月份以来,涉及百姓生活的粮油市场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行情,人们对此表示担忧。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市场研究预测部经理刘正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出现粮油上涨属短期内供不应求所致,上涨的根基并不牢固,因此从长远来看上涨行情不会持久。

  “我爱吃的这种饼干,前几天还是两块三一包,今天过去买竟涨价成两块六了!”报社同事小杨抱怨道。记者在双桥农场附近的几家便利店调查发现,此前记者常买的产自山东的一种挂面价格已由此前的9毛一把涨至1元,鸡蛋普遍上涨了两到三毛。

  日前,《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11月22日对全市38个农贸市场、33种主要农副产品市场价格监测结果显示,面粉、食用油、鸡蛋等价格较上周相比仍呈现小幅上扬,标准粉、粳米、散装菜籽油、豆油分别上涨2.78%、0.57%、4.82%、9.60%,与去年相比分别上升23.29%、14.35%、16.00%、11.45%。

  分析人士指出,此轮米面油价格上涨与2003年发生的那轮价格上涨的原因有着本质的不同。上次的价格上涨是由于长期粮价低靡,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以及农民耕地得不到有效保护,最终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大幅下降。而此轮粮油价格波动并非市场存量粮食供不应求,因为最近三年来我国粮食大丰收,粮食库存充裕。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粮食运输成本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本轮粮油价格上调。不过专家指出,这种影响对粮价上涨影响有限。

  就油料市场看,食用油价格波动主要受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上扬带动,加之国内大豆主产区减产,从而造成短期的市场供不应求。粮油连动性使得粮食市场的风吹草动也加剧了油料市场动荡。

  刘正敏分析,每年秋末冬初,面粉等粮食加工企业为迎接元旦春节市场积极备战,纷纷补充库存。而掌控托市收购大批小麦的国家未能及时放量供应,使得企业不得不抬价收购小麦。据了解,山东市场小麦行情一度上涨每吨160元。

  粮食价格的稳定也是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11月30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了解到,受国家委托,中心当日举行的最低收购价小麦及中央储备进口小麦竞价交易会上,最低收购价小麦共成交32.89万吨,成交率81.95%,而中央储备进口小麦成交2.26万吨,成交率20.3%。同日,河北、安徽也举行了这种交易会。据刘正敏介绍,这是国家为平稳粮价在11月份第三次销售储备粮。

  11月13日,国家向市场拍卖最低收购价小麦100万吨,25日二次拍卖120万吨,30日再次拍卖120万吨。据悉,国家今后还将陆续推出最低收购价小麦的竞价销售,粮食市场供不应求格局有望缓解。刘正敏据此认为,粮食价格上涨不会持久,而且随时会面临回调的可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