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紧贴中心服务大局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 07:10 中国质量新闻网

  紧贴中心服务大局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 局长 丛大鸣

  如何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服务,这是我们质量技监部门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质量技监部门要全面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我们认为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做文章。

  促进当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必须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个前提上谋开拓、求突破

  发展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也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主题。离开发展,也就无所谓发展观。而要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我们质监系统,要想全面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就必须牢固树立三种意识。

  一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紧贴中心,服务大局”,既是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党委、政府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的职能所需和活力所在。只有自觉服从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大局,不断为政府领导出谋划策、分忧解难,质量技监部门才会有所作为。因此,质监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把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与贯彻落实中央和当地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总局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和思路结合起来,与当地的阶段性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及时跟上工作思路,深刻领会战略意图,迅速落实上级的部署要求,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增强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能力,全面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二是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如何紧贴中心、结合实际、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山东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地规避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在标准、计量、认证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对质监系统来说,既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它为质监事业加速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平台。因此,必须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站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这个全局的高度,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制订、修改和完善各类标准,建立新的标准化体系,更好地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奠定基础,为质监系统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中树立形象,赢得地位,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三是要牢固树立争先意识。近几年来,山东省质监系统在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不断调整完善工作思路,坚持每年突出一个主题(2003年实施了执法队伍建设年,2004年实施了基础建设年,2005年实施了行风建设年,2006年正在实施能力建设年),始终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两个确保”(确保食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四个一流”(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建一流环境、树一流形象)为目标,以开展各类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系统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我们必须要彻底克服骄傲自满情绪,牢固树立起竞争意识,以敢为人先、敢想敢干、敢于突破的闯劲和锐气,跳出省域、国域的圈子,盯住全国乃至国际一流水平,全面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应对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切实使山东省质监系统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为当地经济实现新的腾飞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促进当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名牌战略的导向作用,为省委、省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中出主意、当参谋

  近年来,山东省质监系统坚持把开展质量兴市和名牌争创工作作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一二三四五六”工作目标和“三个一批”等重要指示精神的重点工程来抓,紧紧围绕7大产业链和6大支柱产业,全力抓好《山东省名牌发展规划(2005-2010年)》的贯彻落实,造就了一大批优势产业集群及核心竞争力强的名牌企业,对于调整山东省经济结构、提高山东省整体质量水平、加快制造业强省步伐、全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据统计,2005年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总数不到4%的中国名牌和山东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实现了27.4%的利税额,对全省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了20.9%。

  山东是制造业大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是加快现代制造业强省建设步伐的有效途径,是优化全省经济结构、提高制造业发展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加快企业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山东省“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这是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强经济实力的战略选择。作为质监系统,必须要进一步认清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名牌战略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导向作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一个目标”,增强“三个意识”。通过质量信誉评价,进一步引导企业不断增强“讲诚信、重质量”的信用意识,推动企业走诚信经营、以质取胜道路。通过大力培育和发展名牌企业,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以此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促进当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标准、计量、认证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勇于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繁荣发展服务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唱主角、打头阵

  一是要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力争在规避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升全省产业国际竞争力上有所作为。面对全球化的国际竞争,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抢占标准制高点已成为当今世界技术竞争和产品竞争的鲜明特点和必然趋势。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谁就掌握了产业游戏规则的话语权。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标准的前期研究,积极跟踪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重点根据出口形势和出口产品特点,对影响面广、易造成损失大、技术要求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组织开展专题研究,以海尔、海信等一批强势龙头企业为基础,帮助企业将技术标准战略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体系中,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使产品质量向国际要求和先进水平靠拢,推动企业承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任务、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把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制定为国家标准并推向世界。要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不断加快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努力在高新技术标准化、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标准化、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服务业标准化和采用国际标准等6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不断用标准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是要突出加强计量监管,力争在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上有所作为。当前,山东省经济已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能源紧缺与经济高速运行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山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作为计量监管的主要部门,我们应该义不容辞、不折不扣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部署,不断建立和完善能源计量监测体系,通过推行能效标志产品认证,大力推广绿色产品和节能产品的使用;通过市场准入和加大执法力度,淘汰落后产品和设备;通过加强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减少锅炉等高耗能、高污染设备的能源消耗;通过推广先进的质量成本控制方法,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节能环保型道路。与此同时,我们质监部门还要本着“积极参与、加强指导、全面服务”的原则,以重点耗能企业为突破口,组织成立节能降耗服务队,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一线,为企业提供节能降耗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和培训,与服务对象签订共同推进节能降耗责任书。加强与企业的沟通配合,认真研究解决企业在节能降耗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

  三是要全面加强认证认可工作,力争在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和服务能力上有所作为。我们知道,产品要想打入高端国际市场,就必须要通过国际标准认证这一关,这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也可以说是通行全球的国际护照。因此,我们必须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积极推动可再生资源和节能节水节材产品认证、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认证、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和农业机械产品认证以及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自愿性产品的认证,为下一步更多产品获得国际市场准入奠定基础、积蓄力量。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检测资源,建立检测资源共享平台。重点抓好一批技术力量强、运行规范、装备配置先进、能引领质检行业发展并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机构,为广大企业拓宽发展领域、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供坚强支撑,扫清技术障碍。

  促进当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为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发展留足后劲,奠定基础

  质监系统是靠技术立足、凭数据说话的部门,能否推动质监事业新的跨越式发展,在服务经济发展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关键在班子、主要靠人才,这也是我们质监事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和基础工程。近年来,山东省质监量技监系统始终高度重视各级领导班子、公务员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对市县区班子多次进行了充实调整,制定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2003-2007年职工教育培训规划实施方案》,出台了首席检测师评选办法,有计划的对机关公务员、专职行政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重点培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山东省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人才是关键、是根本。要想全面提高质监工作服务山东经济的有效性,就必须紧紧抓住人才队伍这个关键。通过加大各级领导班子之间的交流力度,不断为各级领导干部尽可能多的创造多岗位任职机会,全面提高干部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评价和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不懈地紧紧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才能为质监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为山东经济的长效服务留足后劲,提供坚强的支撑。

  促进当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必须牢牢守住“两个安全”这条底线,努力为构建

  和谐山东创造良好环境

  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敏感问题,也是我们质监系统实现以人为本、履行职能的重中之重和严防死守的“底线”。近年来,山东省质监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平安山东”和国家质检总局“从源头抓质量”的要求,突出食品质量安全重点,深入推行区域监管,不断完善监管机制,把区域监管、市场准入等监管方式进行了有机结合,实现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监管到位、责任到人,使整个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心下移到了最基层,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式的监管,有效地确保了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

  质监系统要想实现以人为本,在食品安全上切实做到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喝得放心、买得放心;在特种设备上彻底扫除盲区、消灭盲点,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要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上功夫。

  一是着眼现有监管状况,全面加大监管力度。在抓好专项整治的同时,进一步突出重点,全面加大日常监管力度。要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企业诚信守法。建立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法规体系、安全评价等“三个体系”,严格落实地方政府、生产及使用单位、质量技监部门“三项责任”。

  二是着眼长效监管机制,强力推行电子监管。通过实施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电子化区域监管和企业电子化管理系统“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建立起区域监管的长效机制。

  三是着眼处置突发事件,不断加强应急演练。立足长远性,以增强人员素质为重点、以实现信息化远程控制为目标、以提高快速处置能力为目的,按照“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到现场、第一时间做出判断、第一时间进行处置、第一时间报送信息”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食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理机制,加大对重大节日、重点领域食品和特种设备应急突发事件处置的演练力度,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战性,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真正做到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山东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中国质量报》)

作者:丛大鸣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