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跳出传统小作坊 产销跃居第一名 三个不一样做大“小豆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 08:55 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 黄勇娣 通讯员 唐同轨)四年之前,豆制品还是小作坊“包揽天下”;四年之后,本市豆制品消费量的35%来自市郊全新概念的现代大型车间。记者昨天获悉,跳出传统小作坊的生产模式,走“不一样”的集约化生产经营之路,南汇区“清美”豆制品产销量目前已跃居全国同行之首。

  小豆腐原来可以这么做。位于南汇三灶的“清美”豆制品生产基地如今成了景点。今年截至目前,这里已接待了近万名居民前来参观。在这里,他们看到的是一座全封闭的大型工厂:四楼浸泡大豆,三楼磨浆出渣,二楼煮浆,到一楼,豆浆再被输送到各成品车间,最终被加工成160多种豆制品出厂;所有这些工艺,都通过自然落差有序联结。员工们进出车间也是一道风景线:刷卡、换鞋、洗手、换衣,还要经过消毒池,再进入风淋房把灰尘、落发全部吹掉,最后才能正式进入车间。早在2001年,该工厂就通过了HACCP国际食品安全认证,以及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获得双认证的豆制品生产企业。

  生产环节三个“不一样”,更具说服力。首先是原料不一样。生产者经过精心挑选,找到了一片绿色无污染产地———黑龙江省牡丹江军马场,辟出20多万亩良田作为绿色大豆种植基地,基地每年可提供2万吨优质高蛋白的大豆。为确保大豆品质,上海方面还派出技术人员常年蹲点,对大豆的种子、绿色农家肥、病虫害防治等进行指导。其次是水不一样。一般豆制品厂或小作坊使用的是普通自来水,而“清美”每天需要700吨生产用水,全都达到了国家瓶装水标准,可直接饮用。其三是辅料不一样。这里使用的都是食用特级盐卤、酿造酱油和纯天然香料,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与众不同的关键是:舍得投入。一块小豆腐,利润几分钱,谁愿意投入?但在这里,56条国内最先进的豆制品冷链生产流水线被引进,豆制品刚下生产线,通过冷链隧道,即被运往冷却车间,使豆制品在20分钟内就从95摄氏度迅速降到6摄氏度,低温环境不仅减少了细菌繁殖,也使大豆蛋白质营养成分得到充分保存。

  市民对健康食品的认可度,让“清美”的生产者喜出望外。2002年“清美”在市区菜场开出首家专卖店,平均每天销售额400元,现在菜场专卖店发展到500多家,一家店平均每天销售额增加到了1500元。“小作坊的市场每天都在萎缩,市民对优质豆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清美绿色食品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公司每天大豆加工量80吨,接下来他们将在北京和广州建立北方中心、南方中心,届时每天的大豆加工量将达500吨左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