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穿过岁月的年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 00:18 人民网-市场报

  

一进入腊月,孩子们就开始缠着父母买布料做新衣了,这套新衣的启用仪式一定是在正月初一的凌晨,似乎不穿新衣就不算过新年似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里没有电

冰箱,父母只能靠油炸来保存食物。除夕前两天,他们就忙着炸排骨、炸鱼、炸菜丸……看着平时不易吃到的美味在滚烫的油锅中“吱吱”翻腾,渐渐变成金黄色,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孩子们的视觉和嗅觉就得到了满足,而味觉的满足则是慢慢来的,因为大人只让孩子先尝几块,毕竟这些东西都是为整个正月准备的。

  在

福建福州地区,年夜饭的菜肴多有象征意义,一般家庭都上11道菜。“11”是个位数的结束,十位数的开始,意即“出头”。菜肴中,除了鸡羊牛猪等肉食,芥菜和芹菜是少不了的。芥菜色青季节性长,在家乡有“长寿菜”之称;而芹菜之“芹”与“勤”谐音,正好教育孩子做人要勤恳。煎过的梭子蟹红艳可口,是年夜饭中最让人喜欢的。蟹有10脚,一盘两只,象征十全十美。最后上的一道菜总是年糕,因为年糕有“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

  据说,世上厨师多为男性,这在我家也得到了印证。做年夜饭总是爷爷或父亲唱主角,母亲只能在边上打下手。

  年夜饭后,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以红包形式分给孩子们。有时也在除夕夜我们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我们的枕头底下。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逢凶化吉。其实,孩子们的压岁钱都是用来贿赂自己的,买鞭炮、玩具和糖果,不花到口袋空空绝不罢休。

  正月初一清晨,天还黑着呢。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呼朋唤友,浩浩荡荡向小学校园进发,每人手上拿着一包“二踢脚”,“呯—嘭”声此起彼伏于老师门前,我们以独特的方式向老师拜年。后来才知道,燃放鞭炮庆祝新年由来已久,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正月初一鸡叫头遍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驱逐瘟神恶鬼。当时没有火药,人们便以火烧竹,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北宋时,民间才出现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有心灵手巧者将许多小爆仗串在一起燃放,就成了鞭炮,听起来更有韵律,更能表达人的愉悦之情。如今,许多城市已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科学至上的旗帜下,我们丢失了一个又一个传统。我们的生活确实是越来越文明了,可是我们的生命乐趣似乎也在递减之中。

  友情提示:

  “竹报平安”和“步步高升”这两道吉祥菜肴最适合于年夜饭,这也是中国民间祈福的一种方式。1.竹报平安以竹笙、大豆苗、火腿为基本原料,将竹笙用煮滚的高汤烫熟后捞起;大豆苗以鸡油清炒;将烫好的竹笙排在炒好的大豆苗上,再撒以少许火腿装饰。2.步步高升:以萝卜糕、虾仁、叉烧肉、虾米为基本原料,将萝卜糕煎好切丁备用;鸡蛋煎成蛋皮,切成菱形小块备用。热锅将虾米爆香,倒入叉烧肉、洋葱拌炒,直到有洋葱的香味溢出;将虾仁倒入,炒至虾仁变色时加入萝卜糕炒热;加入酱油拌炒均匀即可起锅摆盘,最后在上面撒上葱粒及蛋皮。

  (节选自《吃来吃去:一个“知食分子”的动感味觉》 黄橙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