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红嘴:富了“钱袋”富脑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08:59 中国经济时报

  ■吉林“红嘴现象”调查(下)■本报记者张迎新

  吉林红嘴集团坚持“创业人为本、兴业先育人”的理念,凭着改变农民命运的执著追求,把改造农民、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持之以恒,长抓不懈。

  “红嘴”农民的转变进一步证实,培育一代新型农民,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推动发展和建设的基础工程。

  集聚各类人才

  几乎与创业同步,红嘴集团就实施了跨世纪的育人工程。他们坚持“富了‘钱袋’富脑袋,要富脑袋抓后代”的教育理念。从“九五”开始,每年拿出500多万元用于职业技术培训,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实践中练,培养和造就产业工人队伍,使之成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在红嘴集团1.3万名员工中,当地和周边农民占41.5%,城市下岗职工及待业人员占30.8%,大中专毕业生及复员转业军人占27.7%。

  作为现代大型企业,红嘴集团在选拔任用高管人才时,不仅重视选聘国际、国内高端人才,而且更加重视培养和使用有能力、有潜质的本地人才,既不迷信远来和尚会念经,也不干招来女婿气死儿的事。

  红嘴集团总裁卢志民告诉记者,红钢物流公司副经理殷凤兰原是本地农民,开始是总公司服务员,现在成了管理和公关能手,上百万元的物资,打个电话就可以随时进出。她接任现职时,运输车队每月亏损240万元,通过创新经营,强化管理,很快实现了扭亏为盈。

  宏宝莱饮品有限公司首席执行总经理卢宪军,原是地地道道的本地农民,在选拔宏宝莱公司经理时,集团公司党委决定大胆启用他。卢宪军接手时,企业年销售额不足2000万元,通过精心谋划,勇于创新,使企业连年上台阶,十年间,产值增长20多倍,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

  红钢集团租赁哈尔滨国营特殊钢厂,由年产5万吨炼钢扩建成30万吨的连轧厂,公司把本地土生土长的车间主任郭红军派去当厂长。当时他只有30岁出头,主持这么大的项目建设,感到压力很大。公司派了一位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工程师去辅助他,经过3个月的奋战,项目顺利建成投产。目前,在红钢集团14个分厂中,有6位厂长是本地人。

  在红嘴集团总公司和分公司决策层岗位中,有本地人20人,占这个层次人员的一半,在企业中层干部中,还有近百名本地人。

  “千方百计选能人、聘高人、用奇人,为事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卢志民说,目前红嘴已拥有各类人才1400多名,20多年来,人才流失率不足千分之一。既有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也有工程技术人员;既有行业专家,也有研究生、本科生;既有国家机关干部,也有退役军官;既有本地能人,也有国外专家。

  这些人才所以能够聚集在这里,究其原因,正如一位从省直机关下海到红嘴集团来任职的处级干部所言:在红嘴集团工作,有用武之地,没有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没有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一心谋事的成就感,没有费心谋人的疲惫感。

  改造农民传统习惯

  “用城市文明改造农民传统习惯,引领他们走出篱笆墙的影子。”卢志民告诉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红嘴决定给各家各户统一安装自来水,不让农户拿一分钱,而且还不交水费。这样便宜的好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干,担心停电没水吃。公司给农户统一购买煤气罐时,也有一部分农户说,那玩意好爆炸,坚决不要。可时隔不久,这些农户后悔了,要求安自来水、要煤气罐。

  据调查,1990年,红嘴集团建起了9栋农民住宅楼,统一乔迁时,有三户农民认为住楼不方便,不如住平房,前有园子后有地,吃菜不用花钱买。后来一看,上楼的农民每月有三、五十元的菜金补助,他们后悔了,三番五次找卢志民要求上楼。农民刚住进楼房时,水电费全免,由公司统一承担,结果是许多农户出现了“长流水、长明灯”现象。于是,红嘴集团决定,水电费按标准收取。他们就是这样,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时刻注意改变农民的传统习惯,引领他们逐步走出篱笆墙的影子。

  红嘴集团的发展实践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农民是可以充分相信和依赖的中坚力量。发展新农村事业,引进人才固然重要,培养、教育和改造农民,更具有战略意义。

  “红嘴集团坚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共同进步。”卢志民说,红嘴集团的17家企业环境设施齐全,都是花园式工厂。红嘴集团还先后建成了4万多平米的人工湖、4万多平米的大型体育场、1万多平米的休闲娱乐广场等。完成了15万平米的新村规划建设,居民区成为各种服务设施完善配套的园林化社区。

  据了解,红嘴集团规模以上企业13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8个,超10亿元的1个,超30亿元的1个,在2006年度中国最大1000家企业集团排名榜上排473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