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拨款大漏斗”吞噬了多少好决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08:59 中国经济时报

  ■岳建国

  中央及各级政府部门为解决重大社会问题进行的各类决策,很大一部分都用财政拨款的方式进行落实。那么,落实得怎么样?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谈到“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时说:不能简单地认为把钱拨下去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没有改革作保证,投下去的钱很容易“烟消云散”。比如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我们计划5年投巨资新建一大批水厂。如果不解决好水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包括明晰产权、行业约束、经济管理方法、群众监督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水厂最后就可能变成一堆“废铜烂铁”。(见11月29日《人民日报》)

  俞正声这番真话让人感慨。许多社会问题从暴露到最终形成政府解决方案,非常不容易。就拿他说的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恐怕许多农民早就为此付出了代价,很可能是他们持续向上级反映、呼吁甚至上访、利益各方矛盾升级后才“引起领导重视”的,当有关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形成报告后,经部门领导审查、呈报上级领导审批、获得

财政部门同意后,政府拨款建造水厂的决策才正式形成,这中间几乎需要几个月甚至或几年的酝酿时间。这笔钱可谓来之不易,如果在下拨过程中因浪费、腐败、拖延等人为的原因最终成为一堆“废铜烂铁”,农民将作何感想?我敢说,当地政府和官员的形象一定在他们心里打了折扣,从此起,无论发生什么困难,他们连依靠政府来帮助解决的希望都不会产生了!

  何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俞正声认为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出了问题。这个观点虽然让人听得耳朵起老茧,但仍然是问题的实质。农民翻身得解放大半个世纪了,尤其是20多年来全国各地经济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官员们在向上报功时都惟恐数字太小,他们屁股底下的公费汽车越坐越豪华,可是到现在许多农村地区连吃水安全这个生命攸关的问题都没有解决!这说明了啥?说明当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问题,说明被这个体制、机制束缚或者熟练操纵、玩弄这个体制、机制的官员们太不胜任!可是,我们在没有解决体制和官员这两个问题的情况下,就把大笔来自公众税款的财政拨款放到他们手里,这不是对他们的奖励吗?这不是让这个“拨款大漏斗”继续吞没财政资金吗?

  国家用转移支付的财政手段实现社会公平和救济困难群体,这当然是必需的。但财政手段是有限的,如果能够通过改革获得好的政府管理体制,即使在上面没有拨款的情况下,许多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刚改革开放时,中央在没有对农村进行大笔拨款的情况下,只是制定了一个允许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文件,即只对农村土地管理的体制稍作改革,农民们就在一眨眼间解决了温饱问题!就湖北的农民吃水安全问题来说,如果乡、县两级党政官员不听当地选民的意见和呼声就会丢掉乌纱帽,那么,这个问题可能早就解决了——钱不是问题,少一些公款吃喝、少到几次国外公费旅游就行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