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山西省质量技监局抽检发现 珠宝玉石质量有待提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06:46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日,山西省质量技监局对山西全省范围内的饮料、珠宝、玉石、水泥产品和陶瓷砖放射性进行了监督抽查,并于日前公布了抽检结果。

  本次抽查的饮料产品,抽检范围涉及24家生产企业,48批次产品,其中合格44个批次,不合格4个批次,产品批次合格率为91.67%。本次共抽查了128家珠宝、玉石经销企业,抽样128个批次,311件,其中钻石饰品184件,玉石饰品87件,其他珠宝饰品(主要是红宝石、蓝宝石)40件,经检测,合格91个批次,占总抽样批次的71.09%。此外,本次还抽检了273家水泥生产企业生产的320个批次的水泥产品,经检验,产品批次合格率为100%,陶瓷砖放射性共抽检了14家企业的17个批次产品,产品批次合格率也为100%。

  山西省质量技监局的相关负责人对此次的产品抽检情况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本次重点监控的饮料产品,共对包括外观、重金属、添加剂等在内的13项指标进行了检验,其中不合格的项目有标签、可溶性固形物、乳酸菌数。食品标签对消费者选购产品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抽检发现,山西省长治市郊区的大兴乳制品厂、太谷县开心饮料厂等企业在产品标签的配料表中没有如实标注甜蜜素或糖精钠等添加剂。乳酸菌含量是评价产品营养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检测发现,山西省鸣源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鸣源

酸奶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的含量远远低于标准要求。而可溶性固形物项目不合格主要是一些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了白糖的添加量或是使用甜蜜素来代替白糖造成的。

  对于珠宝玉石产品的总体质量状况,该负责人指出随着市场的竞争和国家职能部门的引导、规范、监管和打假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和理性消费观念的增强,市场上首饰产品的质量大幅度提高。但由于珠宝玉石产品的专业性很强,加之现代造假作伪手段不断提高,一些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有意作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标识模糊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消费者不借助专业的珠宝玉石鉴定设备很难鉴别真伪。此次抽检中,就有37个批次的产品不合格,占总抽样批次的28.91%。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标识模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此外,本次抽检发现,水泥和陶

瓷砖在放射性项目上表现较好,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了100%,充分说明这些产品的放射性较为安全,但是其中11家企业的16个批次的水泥产品放射性处于标准的高限,达到了0.8以上(标准规定小于或等于1.0),还需要引起生产企业的重视,采取措施降低放射性核素限量值,切实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对于此次抽检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山西省质量技监局负责人表示,质量技监部门将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整改力度,对质量问题严重及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要通过媒体向社会曝光,同时加大对合格产品以及企业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质量意识。

作者:王力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