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爱北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 03:06 中华工商时报

  俺,老油条,1995年漂到北京了。从1996年以后,我几乎天天听到这个问题:“你干嘛在北京呆了那么长时间?”

  有人问过我:“是不是因为一个女孩儿?”可不是。

  “流氓老外”事件后,有的人问我:“在北京混那么长时间是因为有很多女孩子吗?”吃亏,我没有“流氓老外”的勾引本事。

  其他人跟我说:“你发财了吧?”

  不巧,我在北京做的事情大部分是跟杂志和媒体有关系,是做中外合作的刊物。做杂志这类的工作是得神经病的一个好方法,可是希望赚钱的人应该考虑别的。

  说实话,我很容易想起一千个不住北京的理由:空气不好、车太多、车太堵、公交车太挤、看哪儿都是工地、走哪儿都是修路、人太多、房子太小、房子太贵、我爱读的报纸编辑老被裁、我爱走的那个胡同快要拆了等等,写不完那抱怨的目录。明年,我在北京已经满12年了。整整一轮了,第二轮马上开始了,我还没打算走(按中国的属相,我属猪,明年就是我本命年,也是

  我第十二年在北京)。南非是我自己的国家。那儿舒服极了:天气如昆明,房子大,机会多。那我干吗还在北京?理由多得是,可最重要的就是人。

  北京曾经是世界上最封闭的首都之一。但一切都变了:2006年,入紫禁城门的有胡洋番满欧美亚非拉。住北京的中国人也是一大盘沙拉:山江河湖东南西北,维族回族谁族。北京人和在北京的外地人都比较开放,多样,多元化。

  北京的外国人也是什么样都有。说具体的,我在写这些字的前两个星期在北京接触的外国人包括:

  Sam:埃塞俄比亚人,他是北京的一个非洲足球队的主要组织人。足球队的名字叫A fr ik a U n ited———非联———因为原来有两个非洲队,一个说法语的一个说英语的,后来团结了,就叫非联。

  M au ro:

意大利人,跟我合作做设计和广告的工作。M au ro是
罗马
人,很凶的罗马足球队粉丝。他太太是香港长大的英国混血儿。

  A lex:俄国人,原来是记者,现在做生意,在中国买芯片,出口到东欧。

  Pak:赤道几内亚人,北大硕士刚毕业的,Pak已经在北京十多年了。(你知道他的国家在哪儿吗?看看地

  图,正好在非洲西部的那个大肚子下面。人口50万。没有朝阳区那么多人,就是一个国家。)Pak是吃素的,吃斋的。他是个好DJ。

  苏菲:美国加州女孩儿。跟我一起玩一些网上视频的。最近几年,在纽约、旧金山、北京之间跑来跑去。

  Jon a th an:瑞典人,年轻小天才,摄影师。他不到1岁的时候到北京来,生活大部分的时间在香港和北京,在瑞典时间不多。

  D ed e:巴西人,非联足球队的成员,几个月前刚到北京。他是学生,来自圣保罗。

  D ro r:以色列人,在北京几年了,做网络项目。他常参加北京的犹太人活动,偶尔带我去。在那些聚会上,我认识了美国、法国、巴西和伊朗的犹太人。

  阿里:也门人,在超市遇到的,在北京做进出口生意。一大帮老外,洋鬼,色糖。

  这个名单不说明我金玉米怎么样,只是显示北京有多么丰富的国际社圈。我住过伦敦,在纽约也混过。虽然那两个城市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但没有北京那么容易接触。北京外国人圈子可能还比较小,不像纽约和

  伦敦的,各有各的地方。再说,中国人还有一个习惯,把所有的外国人当一回事儿:都是老外。“老外”大概的意思是西方人,可是也可以包括亚非拉全世界除了中国以外的人。我到中国的时候,外国人不许住普通的楼房,我自己被警察轰走过,因为房子不属于涉外的。现在的北京当然不那样了,华洋可以一起工作、居住、结婚,可是中国人那个习惯,把所有的外国人放在一个类别里,还是很促进老外的团结精神。当然,北京还是非常欢迎外国人的一个城市。上一个中国的首都有那么多外国人的时代是唐朝,首都是长安。唐朝中国是世界最发达、最文明的国家。北京现在的多样化真是给我希望。

  《SOH O小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