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沾化冬枣富民强县(聚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 00:18 人民网-市场报

  1998年,山东省最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沾化县摘掉了贫困帽子,当时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628元,地方财政收入0.62亿元,居全省后位。

  仅仅7年时间,到去年底,这个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2亿元,进入全省中游。山东省根据几项主要发展指标,列出30个欠发达需要扶持的县,这里面已找不到沾化县踪影。

  是什么让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呢?说来令人惊讶,关键原因竟然是45棵小小的冬枣树。

  1984年深秋,全国林业普查。此时,已是树叶飘零、北雁南飞时节,可是该县下洼镇一棵枣树枝头仍挂满状如

苹果的大红枣子。这枣,香脆甘甜、泌人心脾,当地人称为冬枣。经普查,全县冬枣树仅有45棵。是枣类中一种珍稀品种,目前未有任何记载,专家就以当地“冬枣”名称命名。经有关部门检测发现:冬枣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80倍,梨的100倍,被誉为“活维生素丸”……

  沾化县地处鲁北滨海盐碱地带,人均盐碱地六七亩,特别适合种植枣树。22年前,有关部门已发现冬枣的营养和经济价值,除对沾化冬枣进行保护外,也组织专业部门和技术人员进行繁衍攻关,冬枣开始了从小到大、从不成熟产业到成熟产业的长征。截至今年10月份,这个县已发展冬枣密植园面积50万亩,总产5亿斤,销售收入15亿元,产业产值20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冬枣收入达5000元。

  两年前,人们还在为冬枣的规模壮大拼命努力;可是一旦规模起来后,销售就成了头等大问题。沾化县委书记蔡国华认识:“沾化冬枣产业是否成熟的标志,不仅仅是建立多么大的基地、多么有名气的品牌、多少个龙头企业,最重要的标志是产业产值和农民增收实现程度的可靠、可观性。从今年沾化冬枣的销售收入和附加值实现程度来看,冬枣已成为一个富民强县的成熟产业。”

□ 李雪海 刘东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