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19座校车为何竟装63人(热点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 00:17 人民网-市场报

  

编者按:哈尔滨双城市8死9重伤的校车惨祸令人触目,随即就查扣了17辆非法营运“送子车”的事实更让人惊心。我们在谴责非法营运者见利忘义的同时,却不得不深思悲剧背后的制度成因。学生们放着好好的公交车不坐,却冒险赶乘危机四伏的“黑校车”,无非是因为其价格便宜,且直达不转。事实上,正因为公共交通的缺位和昂贵,才使非法校车盛行泛滥。血的教训再次警示人们,生命不容侥幸,监管刻不容缓。将校车问题纳入公共交通规划是责任政府的题中之意。惟有降低校车价格,提升服务水平,才能把学生安全真正落到实处。

  校车违规、超载的新闻屡见不鲜。11月21日清晨,哈尔滨双城市一辆满载着小学生的非法“送子车”突坠桥下,8人死亡9人重伤、39人轻伤的惨祸再次让人们意识到“黑校车”问题的严重性。而就在此事故发生的一周前,辽宁省瓦房店市李店镇某小学校车也发生

交通事故,60多名小学生受伤,肇事校车同样是辆“黑车”。

  近年来,因校车超载、超速、手续不全、设施不完善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比比皆是,人们在扼腕痛惜之余,更情不自禁地追问,谁来为学生的安全出行负责?公共财政能否切实为解决乘车难、乘车贵多担待些责任?

  记者调查

  学生接送已成社会难题

  11月23日下午4点半,记者在北京市宣武区实验小学门口看到,接孩子的数百名家长将校门口挤得水泄不通,本来可以并行两辆机动车的马路被接送孩子的汽车、摩托车、三轮车占去一半,车辆至此行驶极为缓慢。据路经此地的14路公交车的司机介绍,每天接送孩子的高峰达一个多小时,都是边按喇叭边躲行人。尤其是雨雪天,学校门口的路全被堵死了,有几次躲闪不及差点出事。

  几位等孩子的家长颇感无奈地对记者说:“孩子这么小,不接送不放心啊。以前也想过凑钱合雇个车接送住得近的几个孩子,但最后由于安全、价格及孩子放学时间不统一等原因放弃了,只好每天亲自接送。如果能有学校组织的校车,大人孩子就都轻松了。”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提校车问题,大部分学校都很敏感,避而不谈。某小学安全处处长在电话中问记者:“出了问题谁负责?如果学校开通了校车,安全责任就落到了学校头上,担待不起啊。”一位校长坦言,这不是一所学校所能承担的任务。因为要想保证安全,就要使用没有任何“副业”的校车,每年需投入数万元进行维护,经费负担很大。

  那么,一辆“规范”的接送车正常运行需要多少费用呢?这位校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租一部大客车,租金需要钱,雇司机需要钱,再加上养路费、油钱、车辆保养等费用,一个月的开支至少要五六千元。一个学校至少要雇几十辆这样的车,如果象征性地向学生收取几十元的费用,都不够基本支出的。

  正规校车的缺位,直接导致了“黑校车”的泛滥。记者曾跟随北京海淀交通支队民警到海淀区城乡结合部暗访,半小时内就查到3辆校车严重超载。其中一辆核载19人的“北旅”车里竟然装了63个孩子,最小的只有4岁,开车的司机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

  商机巨大

  校车市场何时启航

  尽管家长上火,市场看好,但校车市场的发展却步履维艰,面临无所适从的种种困扰。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择校生会越来越多。加上城区扩大、旧城改造、拆迁,也使许多家庭远离学校集中的城区。因此校车需求日趋旺盛,市场潜力巨大。

  而一项针对家有中小学生的北京市民的抽样调查显示,51%的学生需要家人、保姆接送,68%的家长愿意学校有班车。由此估算,如果开通校车,每天至少有80多万中小学生乘坐。如果收费合理、服务到位,实际乘坐人数可能达100万甚至更多。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校车行业还没有完全成形,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但由于缺乏政府的参与及配合,企业自发开办的校车仍缺乏社会的普遍信任与支持,困难重重。而与之相伴的则是交通拥堵、“黑车”泛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事实上,校车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由于客源稳定,营运收入有保障,可为运输单位带来预期的稳定收入,减少了投资的风险和盲目性。而且,营运时间较短,除每天接送学生的两三个小时外,其余的5至6个小时可开展其他业务。可见,尽快建立校车网络,不失为运输企业难得的投资良机。

  痛定思痛

  防患未然胜过亡羊补牢

  偶然中存在必然。几起校车事故,原因惊人相似:都是“黑车”肇事,证照不全,严重超载。虽然危险征兆早已存在,但只要不出事故就可以“畅通无阻”,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相比“有关领导立即引起高度重视,相关人员快速赶赴事故现场”,人们更希望亡羊补牢,尽可能避免此类悲剧再度发生。如果这些漏洞堵不上,双城校车事故就不会是最后一起。因为在利益驱动下,“黑心”车主不会放弃接送学生这块

蛋糕。整治校车要有刚性制度,更需要配套措施。

  据记者了解,北京海淀交通支队从去年开始就着手在辖区进行校车的试点工作,但直到现在,计划仍未施行。海淀交通支队宣传科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的原因出在了资金上。据了解,他们选择的学校是辖区一所较好的学校,家长的经济收入也相对较高,但在筹资购买校车问题上意见仍然不统一。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也心存顾虑。因为安全问题,哪个部门也不愿当这个“领头羊”。

  对此,北京市政协委员、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调研与协调处研究员刘永泰认为,让学校单方面解决校车问题,存在一定困难,解决校车问题要靠政府介入。

  北京市政协委员李敏建议,应该开通学生公交专线,制定合理的线路,保证学生专线可以直达校门口,不用换乘汽车。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在负责统一制定车辆、收费标准等方面严格评审和考核。只有政府将发展校车纳入

公共交通规划才能最终解决。

  将校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中之重,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美国,联邦法律详细规定了校车车体结构、防倾覆保护、刹车装置等34个方面的要求。在这种高标准下,美国校车由专业厂商制造,质量高、造价昂贵,有“客车的设施、卡车的骨架”之称。

本报记者 董颖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