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市民投诉青岛易初莲花卖假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5日 06:20 中国质量新闻网

   疑在超市买到假货

  

  “9月20日下午,由于我老公急用一张数码相机的SD内存卡,他点名让我买金士顿牌的,说是大品牌值得信赖。因此,我在青岛市辽阳西路新开的易初莲花超市里花480元钱买了一张金士顿牌1G内存卡。可是,谁想到,我花高价买的卡却是假货。”9月21日,青岛市民梁女士到本报青岛记者站投诉。梁女士说,商家为其开具的发票上商品名称也不是金士顿内存卡,而是“电子词典”。

  梁女士的丈夫宋先生说,正品的金士顿SD卡包装上应该有产品信息条码,产品的型号、生产者的厂名厂址等,SD卡正面“1GB”的字样“GB”两个字母应该是浅灰色的,卡身背面应该有一个防伪标贴。可是在易初莲花买的这张金士顿内存卡却什么都没有。

  据了解,宋先生和梁女士到易初莲花超市讨说法时,超市家电卖场经理侯伟表示,商场不可能卖假货,要与供应商取得联系后才能做出处理方案。同时,侯经理要求消费者提供厂家出具的产品检测证明。

   多方求证SD卡是假的

  

  梁女士说,她拨打金士顿公司800-810-1972免费技术支持电话,在电话中,已经初步断定在易初莲花超市购买的SD卡为假货。

  记者登录金士顿公司的官方网站,点击首页下方“一分钟鉴别真伪”后出现一个新的页面,要求填入产品的条码编号、 产品序列号和许可证号码等内容。但是,记者在消费者提供的商品上却找不到相应的信息,条码编号根本就没有。另外,在该网站上,记者找到了金士顿公司在青岛的授权服务中心———青岛松景嘉成科贸有限公司的电话,在电话里,工作人员表示会免费为消费者鉴别产品的真伪。

  记者来到青岛市辽宁路电子信息城的617室金士顿授权服务中心,经工作人员鉴定,这张金士顿内存卡是假的。首先,产品外包装上应该随卡携带一个条码,上面有该卡的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地址等信息,但这张卡什么都没有。另外,“1GB”的“GB”两个字应该是浅灰色的,这张卡上的“GB”两个字母却明显是黑色的。第三,正品卡的背面应该有一个防伪标识,这张卡没有。

  由于授权中心没有资格为消费者提供鉴定证明,在他们的建议下,梁女士于9月22日将SD卡连同购物发票等材料寄到美国金士顿科技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技术部,由该公司的技术部对商品进行鉴定并出鉴定证明。

  SD卡连同相关商品齐撤柜

  

  细心的梁女士告诉记者,当她再到当初购买金士顿SD卡的柜台时,已经看不到原来摆放的商品了。不仅是金士顿SD卡,就连东芝牌存储卡、

尼康
数码相机
等均已下架。对此,家电部侯伟经理声称,商场是不会卖假货的,在没有看到厂家出具的产品鉴定证明之前,他们不能认定消费者购买的SD卡是假货。尽管超市里没有卖假货,但是,为了避免发生类似的消费者投诉事件,超市才把这些有关的商品一起撤柜。侯伟告诉记者,商场把部分场地出租给了SD卡经销商,对于这部分联营的商品,商场只查价格,而没有数量记载,因此,到底有多少卡卖出去,下柜多少张,侯伟这里也没有确切记载。

  “为什么给消费者开出了电子词典的发票?”侯经理解释说,商场把一部分场地租给了经销商,采用收取租赁费的方式经营,超市给这些联营的商品一个或几个通用的条码,便于管理。而青岛市科技信息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惟一性是商品编码的基本原则,同一商品项目的商品应分配相同的标识代码,不同商品项目的商品必须分配不同的标识代码。

  “你们商场进货的程序是什么?有没有相关产品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验证明等材料?”记者问。侯伟表示,超市销售的商品都有相关证明材料,但是商品进场属于采购部负责,而采购部设在济南,在卖场里负责的是销售部,这是两个部门。因此,现场不能向记者提供进厂商品的采购资料。

   管理有漏洞

  

  9月25日下午,梁女士收到了美国金士顿科技公司北京代表处寄来的鉴定书。记者从鉴定书上看到:该SD/1GB内存非美国金士顿科技公司(Kingston)生产的产品。随后,记者拿着金士顿北京代表处出具的的鉴定证明再次来到易初莲花超市,侯伟一边翻看证明,一边强调要找供应商了解情况,却对为什么假货会出现在超市避而不答。

  9月27日,青岛易初莲花店长助理韩彬来到本报青岛记者站,对消费者在易初莲花买到假货的情况进行了解释。他表示,超市刚刚成立,在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他们没有做到对所有供货商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考核,尤其是联营的商品,超市对他们征收管理费和提成,进货把关方面确实管得不严。下一步,他们将针对此事深刻检讨,查找工作中的漏洞,提高所有超市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梁小姐在超市买到假货的事情,易初莲花已经跟供应商协调好了,为消费者退回商品,并赔偿损失。

  青岛市12315申诉举报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易初莲花卖假货无论是什么原因都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条款规定,应给消费者双倍赔偿。(《中国质量报》)

作者: 梁 丽 本报记者 朱文达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