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误传导致香蕉价格暴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 10:12 经济参考报

  专家称乙烯催熟香蕉安全科学

  今年10月18日起,北京等地一些媒体相继报道、转载有关“香蕉使用化学剂催熟有害人体健康”的说法,一时全国各地香蕉价格大跌,一些消费者不敢食用香蕉,经销商纷纷退货退单,目前已给海南、广西、云南等地蕉农带来惨重损失。

  多位农业专家近日指出,香蕉用乙烯或乙烯利催熟是安全和科学的方法,催熟是香蕉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国内外多年来的通行做法,尚未发现有害人体的后果。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生物技术教授郑学勤日前表示,香蕉催熟和最近发生的红心鸭蛋事件完全是两码事,催熟香蕉可以放心食用。

  香蕉产业严重受挫蕉农损失巨大

  香蕉深受各国人民喜爱食用,是世界上消费量、贸易量最大的鲜果。我国南方海南、广西、云南等地目前种植香蕉面积28.5万公顷,年产近630万吨,年产值近100亿元,香蕉近年已成为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最近,在海南临高县从事香蕉经营管理多年的邹增光特别烦恼,目前他的优质香蕉价格只有每公斤一元左右,基本上处于保本状态,眼看今年对香蕉赚钱的期盼就要泡汤了。随着天气渐冷,海南反季节香蕉的优势为何迟迟难以体现?

  海南省香蕉协会秘书长、农业部948(农业产业技术升级)香蕉项目首席专家张锡炎博士介绍,10月18日媒体报道后,香蕉产地价格发生重大变化,报道前,海南、广西、云南的香蕉价格每公斤分别为1.6元至2.2元、2元至3元、1.6元至2.2元;报道后三地的价格每公斤竟然跌落到分别为0.4元至1.3元、1元至2.2元、0.8元至1.4元。市场变化也很明显,报道前,成都、兰州、乌鲁木齐的香蕉价格每件分别为42元至48元、40元至45元、46元至50元,报道后三地的价格每件分别跌落为28元至35元、26元至35元、32元至37元。

  张锡炎谈到,如果不使用催熟剂,要等到香蕉成熟后再采收,那么全世界都只有香蕉产地才会有香蕉吃。他介绍,海南作为全国香蕉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1/3左右,香蕉已成为海南农民近年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不少海南农民近年来因为赚钱而修建了许多“香蕉楼”。

  目前海南种植有65万亩至67万亩香蕉,其中今年增加10万亩左右,去年香蕉产值达28亿元至30亿元,但今年的香蕉已经确定没指望了,估计产值要超过25亿元都很困难。

  乙烯或乙烯利催熟香蕉可以放心食用

  虽然乙烯及乙烯释放剂的成功应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便了广大消费者,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乙烯作用机理的基本知识目前仍十分缺乏,科普宣传的普及面还极为有限,因而产生一些误解。

  其实香蕉的催熟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而不是最近一些媒体报道中所说的化学过程。乙烯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五大天然植物激素之一,早在1901年前就被发现有催熟的功能。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植物生理学教授黄绵佳介绍,国际上盛产香蕉的国家如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菲律宾等国,产品基本销往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香蕉从产地运到销地的时间短的在10天左右,长的要超过一个月。因此香蕉从产地到销地的运输过程主要工作是保鲜,必须保持香蕉是绿色的。香蕉准备上市销售之前,必须按每天的销售量分批进行催熟。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乙烯或乙烯利来进行催熟香蕉,尚没有发生过因为香蕉催熟而不符合欧美和日本等地的卫生标准的现象。近几年中国每年都有香蕉出口到日本,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国产香蕉因为催熟不符合日本的卫生标准而被退货或发生纠纷的现象。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彭黎旭研究员在解释香蕉催熟原理时说,人们之所以用乙烯来催熟香蕉,就是因为在长期的植物生理生化研究中发现香蕉成熟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而所释放出来的乙烯又进一步加速了香蕉的成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香蕉果实体内存在一种乙烯合成酶,这种酶是一种诱导酶,通常处于没有活性状态,当乙烯出现时,便诱导激活了乙烯合成酶,如此类似原子裂变的连锁反应,产生的乙烯越来越多,引起香蕉果实的呼吸作用进入不可逆转的过程,并出现呼吸跃变,产生呼吸高峰,使香蕉在短时间内完全成熟。民间催熟香蕉的方法是将成熟的香蕉或

苹果和生香蕉放在一起,然后用薄膜包起来,其原理也是用通过成熟果实释放出乙烯来启动香蕉果实内部的乙烯合成酶,达到催熟香蕉的目的。

  彭黎旭研究员参与了乙烯利残留量安全监测标准的制订工作,他介绍,近四年来,在对全国南北多个大城市香蕉监督检测过程中,尚未发现香蕉催熟有害人体的情况。他说,对近来媒体关于香蕉催熟有害人体的报道感到惊讶,用乙烯利或乙烯气体催熟香蕉,其原理都是一致的,都是乙烯气体发挥了诱导和激活作用,因此其使用量是微乎其微的,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因为真正对香蕉起催熟作用的不是一些人认为使用的乙烯气体或乙烯利,而是香蕉果实本身产生的大量乙烯气体。如果将催熟时使用的乙烯和果实本身产生的乙烯的数量做比较的话,那么前者就相当于点燃导火索的火柴所拥有的能量,后者则相当于炸药爆炸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至于香蕉由绿转黄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一个植物生理过程。当香蕉在15摄氏度至18摄氏度的环境中催熟时,果实中的叶绿素可以转化为叶黄素,香蕉就会转变成黄色;如果香蕉催熟时环境温度高于20摄氏度时,叶绿素在此条件下不能转变为叶黄素,香蕉转熟之后果皮就仍然保持黄绿色,这就是夏天我国南方市场上有很多黄绿色香蕉销售的原因。

  应该深入反思香蕉产业严重损失的教训

  无独有偶,除了香蕉,今年7月,广东一些媒体报道、转载“西瓜注射红药水”,也曾造成一段时间社会的恐慌,最终使得海南等地瓜农遭受惨重损失。西瓜风波和近期的香蕉事件极为相似,其中的教训应该深刻总结。

  据海南省农业厅统计,今夏海南的西瓜销售量比去年的六万吨锐减2/3,西瓜的收购价从上市之初的每斤0.9元左右跌至0.3元,海南瓜农因此损失3000万元左右。8月3日,深圳检验检疫局对辖区六家供货香港的西瓜企业、加工厂进行了突击检查,并抽样送实验室检测,均未检出有糖精钠、人工色素和红药水等。8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澄清说明。虽然谣言得到了澄清,但错过上市时机的广大瓜农的重大损失已成为现实。

  针对这两起不实报道的教训,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部分农户。他们认为,媒体对于关系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报道一定要慎重、自律、规范,重大新闻一定要听取政府有关部门、有关专家意见,不要道听途说,见风就是雨。一篇不实报道关系重大,可能会毁掉一个农业产业。

  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完善快速反应的应急机制。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广大群众对于关系自己生命健康的信息越来越敏感、关注。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跟不上,决策缓慢,多个机构缺乏统一协调。对于今年西瓜、香蕉有害健康的报道,政府有关部门相当长时间失语、沉默,社会上没有权威信息,便任由谣言泛滥。对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进行整治处理,没有问题就要快速及时进行公开澄清,发布权威有说服力的信息,尽最大可能保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本报记者:卜云彤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