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液晶技术受制于人 国产彩电吟唱“从头再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 08:12 经济参考报

  新品、促销、降价——记者近日在北京各大家电卖场采访时发现,液晶电视卖得如火如荼,其中以国产品牌最受市场追捧。然而,从32英寸到40英寸的国产液晶电视净利润却均为负数。

  业内专家指出,国产液晶电视表面繁华背后的致命危机已到眼前,表现在80%的零部件都要靠进口,核心技术要花钱买,产业链受制于人,这使得国产液晶电视虽占据国内70%的市场,但80%的利润却被外国厂商赚去。

  在传统的显像管电视(CRT电视)领域有着多年技术积累的中国彩电业,在液晶时代到来之时却被迫回到了当初的起跑点:不得不再次引进、吸收国外技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

  尴尬:80%零部件靠进口,产业链受制于人

  “国产

液晶电视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卖材料。”广州上兵伐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刘步尘告诉记者,国产液晶彩电80%以上的零部件靠进口,中国液晶产业最核心的问题是原材料与零部件不能自主供应,产业链受制于人。

  液晶产业链主要包括提供原材料、设备的上游产业、提供零部件及配套的中游产业以及整机组装的下游产业。虽然我国最有竞争力的是下游整机企业,但是国产品牌在液晶业务上是越卖越亏。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和赛诺市场研究公司联合发布报告指出,今年9月国产品牌的32、37、40英寸

液晶电视净利润都是负的。

  “国内企业的液晶业务都在实行紧缩策略,不敢积压过多产品。”TCL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青对记者说。据悉,TCL刚刚重组了亏损严重的欧洲业务。而雅佳中国多媒体总裁匡宇斌告诉记者,“国内液晶电视的利润就是一个连续下降的函数。”国内彩电企业液晶业务集体亏损,要仰仗CRT业务的利润才能挺下去。“赢利与否要押宝在采购上游面板的价格上。”

  据悉,液晶电视的核心部件有两大部分:一个是TFT-LCD液晶面板,一个是IC线路板。这两部分核心部件占整机80%以上,产业集中度非常高,技术被少数企业垄断。

  以占液晶电视整机成本70%以上的面板为例,全球液晶面板都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前三大液晶电视面板厂商三星、LG-飞利浦与台湾友达的市场份额之和已高达近60%。而我国大陆目前仅有三条第五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主要应用于20寸以下的液晶显示器,市场份额不足2%。此外,核心的IC部件,则来自美国两家公司。生产液晶零部件的原材料与设备也只有国外少数几个企业有供应能力。

  由于牢牢垄断着上、中游材料及零部件的技术,外国厂商拥有定价权,能保证丰厚的利润,并且他们不愿将先进的技术转让出去。而我国虽是世界上最大的彩电整机生产基地,但是在全球液晶产业链上,却处于最末端,没有话语权。

  “在70%至80%的收益由产业链上游控制的情况下,不亏损才真是怪事。”业内人士直言。

  老伤疤:不掌握核心技术

  不拥有核心技术,一直是中国家电业的隐痛,它是中国家电业的一块敏感的老伤疤。

  “液晶产业链缺失的本质原因是不掌握核心技术,产品是技术的载体,没有核心的技术自然无法生产关键部件。”刘步尘认为,国内彩电业的症结一直是技术上没有话语权。

  事实上,这正是困扰我国企业向上游液晶产业进军的难题。

  京东方、上广电就是两家率先引入TFT-LCD第五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中国大陆企业,但是两者仍未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外国企业的状况,连年亏损。

  “60%的程序被固化在了生产设备中,如果程序出了毛病,中方的工程师无法解决。”京东方人士对记者说。这意味着中方虽然买到了生产设备,但技术的控制权仍在外方手中,中方在技术上的被动可见一斑。但是,京东方已经是国内领先的液晶面板企业了,“京东方起码能做到在生产线上操作并生产出产品,国内其他引进面板生产线的企业恐怕连自主操作都做不到。”该人士说。

  此外,国内面板企业引进技术的先进性也受到了业界的质疑。在全球第七、八代线纷纷投产后,京东方引进的是第五代线。对于液晶面板而言,代数越高越先进,越能切割大尺寸的面板。目前,我国大陆企业仅有三条第五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据悉,五代线切割20英寸以下的面板最经济,而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是32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要做就要做最先进的,否则跟在别人后面肯定亏损,毕竟这个行业发展太快了。”匡宇斌说。

  其实,对于国内企业而言,掌握液晶产业上游的核心技术难上加难。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液晶产业是十足的高科技产业,这个产业的特点是资本投入高、技术门槛高、工艺复杂、技术更新快。据悉,投资一条第五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需要100亿元人民币,而投资一条第六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则需要150亿元人民币。但是,并不是有资金投入就能持有技术,“外国企业牢牢掌握住关键的生产材料技术以及相关专利,甚至舍弃出卖专利使用权的赚钱机会。即使他们肯转让生产线或技术,也是落后或不重要的。”该业内人士说。

  重蹈覆辙:“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

  “核心技术落后使我国液晶产业走上一条老路,那就是从零开始引进、吸收国外技术,一点一滴地建立起自己的产业链,这与20年前从国外引进传统的CRT彩电技术如出一辙。”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企业如果不能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将永远是追随者的角色,处于全球分工的最劣位置。甚至有人认为,在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当下一个新技术变革到来之时,中国彩电业是不是还是追随者?

  在我国引进CRT技术的初期可以看到眼下国内液晶产业的影子。20世纪70年代,日本厂商凭借精湛的CRT技术领先全球。从80年代初开始,在政策支持下,我国陆续引进100多条CRT彩电生产线,其中包括CRT彩电上游的玻壳、显像管等核心部件的生产线。当时,日本厂商也是垄断技术,并在转让到中国的生产线中人为地设置许多技术“暗钉”,从而控制中国企业,并收取顾问费用。

  然而,中国企业在CRT技术一片空白的基础上闯出了一条“血路”,由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技术,最终实现了生产设备、零配件等上中游产品的本土生产。由此,中国CRT彩电整机成本全球最低,价格优势最强,一举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我国也终于迎来了彩电的平民时代。

  与此同时,中国彩电企业也在CRT时代成熟并成长起来,甚至成为国际化的企业。按照常理,在CRT时代壮大起来的中国彩电业理应有实力应对新的技术变革。但是,恰恰相反,以液晶为首的

平板电视时代的到来令中国这个CRT强国如临灭顶之灾,彩电业重回原点。不但如此,此次向液晶产业的攀登比CRT时期更难,中国“彩电王国”桂冠可能不保。

  那么,当一个新的技术变革到来之时,中国企业为何总是受制于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是中国企业的经营理念有问题。国内企业一贯只重眼前市场,不惜利润拼价格,这使得液晶市场很快进入微利时代,并加重了国内企业间的内耗,没有利润自然无力研发,技术上就更受制于人;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是国家对这个新兴产业缺少整体规划,液晶产业的技术与资本门槛相当高,单纯依靠企业势单力薄。国家对整个产业的布局与引导至关重要。”业内专家表示,竞争性行业的技术瞬息万变,企业要随时做好技术储备的战略准备,否则一旦产业革命爆发,企业的被动角色难以改变。


 本报记者:韩丹 林玉 实习生:刘云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