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资产管理公司涉足混业经营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 09:21 新京报
混业之路将受制于分业管理的分割状态,监管部门可能会出现监管重叠或空白
现在摆在资产管理公司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转型后如何自负盈亏。图/CFP 本报讯(记者孟斯硕)目前,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不良资产的处置收尾工作进入了冲刺阶段。到目前为止,长城、华融、信达、东方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都完成了财政部规定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指标,并加紧将剩余的不良资产处置完毕。 虽然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仍在等待着金融高层领导的最后决定,但随着大限的临近,他们的商业化转型之路也渐渐清晰起来。 转型后自负盈亏 10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6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里,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之路做出了明确的规划:资产管理公司最终要发展成为以不良资产处置为主业、具有投资银行功能和资产经营管理功能的综合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而对“金融服务企业”这个界定的方向,也被资产管理公司内部人士证实,“大概方向和我们走的一样。但究竟可以做什么,还要等待高层的最终决定。” 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应该选择自己擅长的业务来做,否则风险会很大。” 资产管理公司的内部人士认为,“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转型后如何自负盈亏。” 据了解,资产管理公司从成立到现在,享受了国家很多政策上的优惠。以不良资产处置的税收为例,凡是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的银行剥离下来的政策性不良资产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税收,均是可以享受免税政策优惠的。而对比其他的资产管理公司,他们的处置成本显然是低很多的。 而转型之后,势必这种优惠都会取消,同时在营业中的各种风险需要资产管理公司自己承担,国家也不会再为他们的损失埋单,转型之后的生存问题成为关键。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杨涛表示:“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本身,转型有两方面的制约,第一是其组织结构问题,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是从原四家国有银行剥离出来的,有浓重的国有银行旧的体制问题;第二是其技术约束,在转型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必然会从事新的业务,而公司没有任何经验,这就需要风险控制。”同时杨涛还指出,如果资产管理公司涉足混业经营,那么对他们的监管将给监管各部门带来新的问题。因为混业之路受制于分业管理格局下的分割状态,即监管部门会出现监管重叠或空白。 构建四大金融版图 这两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正努力通过控股不同的专业子公司,为转型构建自己的金融版图。 他们的第一步是从自己擅长的不良资产处置开始。 从去年起,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就自主地进行了一些不良贷款小规模商业性收购试点,如华融收购招行4亿元不良贷款,长城收购华夏银行2亿元不良贷款,信达收购上海银行30亿元不良贷款。 随后他们分别寻求控股不同的专业公司,以扩张自己的金融版图。至今年7月,信达同澳洲联邦银行所属康联首域集团合资成立的信达澳银行基金管理公司在北京成立。8月29日华融合资公司融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挂牌运行,10月华融重组浙江金融,欲进入金融租赁业。 7月和9月,长城分别在上海和深圳成立了两家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金融租赁公司也于10月在济南营业。 进入证券业被认为是资产管理公司涉足混业经营的标志之一。东方、华融和信达等三家资产管理公司先后拿到证券牌照,信达对汉唐证券、辽宁证券进行了托管,承接了华夏证券的清算和西部金融租赁公司的停业整顿任务;东方托管了闽发证券和庆泰信托;华融全面托管德隆资产,并成功完成其实业部分的重组。 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就成了资产管理公司觊觎的目标。据悉,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已就控股三峡银行进行论证;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正在为入股筹建中的江苏银行做最后的努力。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正通过不同的方式,搭建自己的金融版图,给自己的转型,获得更大的空间。 本报记者孟斯硕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