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樟树药交会面临转型之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 04:41 中华工商时报

  客流量减少成交额下滑规模逐年萎缩

  “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曾几何时,这是挂在许多中药材经销商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时樟树是驰名全国的药都,是江西的一块金字招牌。然而,随着新的营销方式的不断涌现,传统的药交会日渐式微,曾为樟树带来了无数荣耀的樟树药交会亦辉煌不再:客流量和成交额双双逐年下滑、人气低落、规模萎缩。

  正是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历经数十年、已经举办了35届的樟树药交会开始了艰难的凤凰涅□之旅。2005年10月18日,第36届樟树药交会盛装登场,与以往不同的是,樟树药交会不再仅仅是全国最大的中成药现货交易市场,还将极力扩张医药成品合同交易市场。然而,一年过去了,樟树药交会是否已走出了困境呢?

  大客户不买账

  尽管有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内外的5600多家药企代表共5万余人与会,但记者在第37届樟树药交会现场看到,一些大的品牌药企如上海制药、江中制药、济生制药等都未在樟树药交会露面,汇仁、济民可信等本土龙头企业也只是在展台贴上几张宣传画,一些大公司更是在展位放上一叠资料,甚至第二天就没有人在展位里值守了。有业内人士据此认为,中国药企集体进入了药交会的疲倦期。

  其实这不能责怪我们药企。一个惊

  人的事实是,随着民营展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冠之以药交会名号的活动一年均在70个以上,已呈泛滥之势。仅本届樟树药交会前后一个月里,就有第四届南京药交会、第三届全国药品

保健品(昆明)交易会等6个药交会。而樟树药交会开幕当天上午,其交易场所会展中心里面就有人不断地放着喇叭播放广告:10月28日至29日洛阳药交会……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药商们也对药交会热度减退。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药交会看似汇集成千上万家药厂、药商、原材料供应商,但是由于没有实价,大家都藏着掖着,故很难达成实质性的大宗交易。

  某药业集团公司营销部经理向记者坦言,药交会上多数厂家、商家给出的价格比行价要高得多。厂商、

医院、药商这三个利益攸关方也都习惯了点对点单独商洽。他说,公司的大多数客户不会来赶趟儿,平时就完成了订货、采购计划,不再需要跑到交易会来公关了。大经销商不来,大药企也不来。大型中药企业本是樟树药材交易会传统的最大买家,但是他们为何也对各式药交会失去了兴趣呢?有关专家一语道破天机,这与国家强制实施GAP(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自从两年前国家强制实施GAP以来,许多传统药材生产基地未能及时搭上这班车,达不到标准。樟树本地药材也只有吴城乡的黄栀子通过了国家GAP认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药企不得

  不花巨资建立自己的药材基地。哈药集团、北京同仁堂、江西汇仁等许多大企业,已经建立了多品种的较成熟的GAP基地。

  有关专家据此预测,如果不能提供符合GAP标准的药材,曾经作为药市主要客户的大型药企将会逐渐减少到各类药市的采购量,药材集市交易规模数年后必将进一步萎缩。

  展会不能成集市

  一业内人士对记者说,经过几十年积累的樟树药交会,应该向国内一流的展会(如国药会或上海药交会)看齐,提高参展门槛,有选择性地选择参展企业,如参展产品要有生产标准、经过认证等,以打造“樟树药交会”这个品牌,而不能使之成为一个鱼龙混杂的集市。据了解,此次药交会提供的国际标准展位有300多个、展棚1100个、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超过历届药交会会展面积。但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些很不协调的现象,在会展中心之外,不仅有厂商在摆地摊,卖拖鞋、盒饭的也掺杂其中,而且随处可见成堆的垃圾。

  有关专家指出,如果一个展会变成一个集市,如果企业品牌价值得不到提升,那么一些知名企业是不会参加的,一个没有大企业参加的展会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从商品交易向信息交流的转型

  “现在大型的医药企业都有网

  络、配送中心,一个电话货就能送到。”樟树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将樟树药交会的落寞归结于现代营销模式带来的挑战。

  “以前的药交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当时周边地区还没有具有同样影响力的平台。”与会的哈药集团营销公司有关人员如是说,“现在各省基本上都是类似的交易会,而且随着民营医药公司的崛起,真正在药交会上订货的客商越来越少。”

  “如果不转型,樟树药交会将没有出路。”樟树市市长喻晓社坦言,久负盛名的樟树药交会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正因如此,从第36届药交会开始就改由江西省政府和中国中药协会共同主办,则意味着樟树药交会开始了其艰难的转型之旅。这位主政樟树多年的市长同时认为,在交易功能下降、交流功能凸显的背景下,药交会将从以往的纯商品交易为主转为以信息交流为主。

  “销售不是参加展会的主要目的,主要是了解行业和市场动态,考察江西市场。”南京同仁堂集团营销公司负责人的一席话正好佐证了喻晓社的观点。

  “今后樟树药交会将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改变办会模式,丰富会议内容,从多方面满足厂商要求,使之走出低谷。”樟树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如是说。记者在樟树药交会中心场地———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注意到,会场分为两部分,一是处于展会中心的

  医药成品厂商,一是室外展棚的中药材现货商。会展中心里,记者发现还有多个展位空出,显得异常冷清;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仅一墙之隔的会展中心外的现货展棚已经爆满了。显然,中药材现货交易的热度比医药成品合同交易要高得多。从这不难看出,樟树药交会转型并不成功。

  “说实话,我们感到很迷惘。今年樟树药交会光在基础设施上我们就投入了1.4亿元,这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说,不可谓不竭尽全力。”药交会上这位工作人员的话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但有分析人士指出,除了进一步改善软硬件设施外,樟树市政府乃至江西省政府均应在更深层面上大胆革古鼎新,尤其是在思想观念上。自去年樟树药交会改由江西省政府、中国中药协会主办,樟树市政府承办以来,依然沿袭的是政府唱主角,广大药商、厂商、经销商的正常诉求难以得到及时满足。如若改由政府参与、市场运作来唱主角,效果肯定不一样。他进一步阐析说,市场化运作,主办者可以依然是江西省政府、中国中药协会,但承办者应改由专业会展公司或有实力的企业来做。主办者和承办者应分工明确,主办者重在改善环境、提高城市服务质量、推介本地产品、本地企业以及招商引资,政府还可以借助这个展会平台延伸地方的经济产业链,比如建立在药交文化上的旅游等,其他则放手让承办企业去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