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深圳珠宝设计亟待“改版升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 06:58 深圳特区报

  “拿来主义”风行不思求变创新“画样”充当设计

  深圳珠宝设计亟待“改版升级”

  【本报讯】(记者谭建伟)一款珠宝设计几年不变,长命锁吊坠首饰尚未上市就被抄袭……最近,深圳珠宝设计何时跳出“抄款”漩涡,用设计改变珠宝似曾相识的面孔,以设计促进珠宝品牌的成长,成了设计师和珠宝企业人士共同热议的话题。

  业内劲刮“抄袭”风

  近日,深圳珠宝网上一篇题为《深圳珠宝首饰设计行业现状》的文章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国内卖场上的珠宝造型几乎全是圆形、心形之类,很少有其他形状,就算是号称新款的珠宝,有些也是挺‘面熟’的,要么是国际流行款的变种,要么是对国内某个新款小改小动后的仿制品。让人耳目一新的设计,一年见不到几款。”一位从业十几年的深圳珠宝设计师直呼珠宝设计创意不足,“抄款”成风。

  设计师郑宏介绍,“抄款”不只是模仿上市的产品,还提前到探听甚至窃取人家还在保密阶段的设计。他们曾经设计过一款叫长命锁吊坠的首饰,准备交由8家工厂批量生产,不想在做版时就被人家获得样模,产品尚未问世,相似吊坠已在市场上卖开了。

  前不久,一家中国名牌珠宝企业推出碎钻系列,包括戒指、吊坠等类别的多个新款。令这家企业老总大吃一惊的是,当他拿着自家的碎钻新款画册到展会和市场上进行推广时,发现他们的新品已经“成套”地上了另一家知名企业的画册,并与他们公开抢客!

  深圳珠宝网主编张一帆有些无奈地说,前些年业内还有企业为“抄款”的事闹纠纷。如今,大伙好像习以为常,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这类纠纷已非常少见。

  设计蜕变为“画样”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深圳从事珠宝设计工作的人员约有3000人,他们中有近年从高校珠宝设计专业毕业的科班生,在企业挑大梁的多是一步步从工厂里实干出来的非科班人员。有20多年珠宝设计经历,现为深圳某珠宝企业负责人的龚光明认为,目前,深圳以珠宝设计师相称的人员中八成属于“画样的”,较优秀的设计师大概只有两成。设计不只是画出合格的样来,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是提高动手创作能力,在起版(制作样板)、雕蜡等方面努力,不断推出打动人心的新款。

  张一帆认为,企业普遍走粗加工、低价竞争的路子,对设计重量不重质也是一个问题。有的企业号称每月推出新款数百个,但这种“新”基本上是在原款上略有变动而已,不像国外珠宝名牌的款式,要经过名设计师的精耕细作。

  自主创新呼声渐急

  创意设计的长期匮乏,使消费者感到审美疲劳,市场也难以出现消费亮点,企业由于同质竞争,利润持续下降。

  “爱得康”营销人员任小华表示,企业要展开差异化竞争,打响品牌,需要充分发挥设计师的作用。但是,如今有新理念、新创意,对材质、市场、时尚有研究的设计师太少了。“晶永恒”营销总监方鹏认为,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意识到了创意设计的重要,他们的策略是致力打造技术含量高、富有文化内涵的手工珠宝精品,并加快款式更新速度,这样既可增加设计的创意,又可减少同行抄袭的可能性。

  设计创新的呼声,在业界以至在设计师中间日益响亮起来。郑宏认为,“以设计工艺来增加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让设计成为品牌推广的核心”,这确实“任重而道远”。

  兼蓄中西文化求变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一股新思潮正在深圳设计师们脑海中形成共识:珠宝设计出新需要兼蓄中西文化精华,在借鉴中求变,在变化中创造。

  专家建议深圳设计师是向国际设计大师学习。番禺,花都大多是以接单加工,来料加工的外向型企业居多,产品出口到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在设计风格上与深圳明显不同,风格更倾向于国际化路线,自由发挥空间较大,将国际流行元素与商业因素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深圳珠宝设计师一般只专于业内设计,视野较窄,而国外知名师的设计打通了珠宝与汽车、建筑、服装等领域,思维开阔,融会贯通。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