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李源潮: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 01:29 人民网-市场报

  

2002年2月,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李源潮在南京市推动干部转变作风,“请人民评判”。人民评议机关的结果是排名最后的市容局、房产局等5个单位的“一把手”分别被降职撤职。2002年12月,李源潮任江苏省委书记。年底亲率13个市的书记、市长等赴浙江学习考察,随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

  徒步在大街小巷,看市容市貌,了解市民工作生活情况……无数次基层调研。李源潮说:“领导干部什么时候形象最好,就是和老百姓在一起的时候。”

  11月12日,李源潮再次当选为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曾强调:“加快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经济,我们要加快富民强省,力争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执政为民,就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办事,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执政为民,就是要把富民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经济实实在在的发展,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江苏富民兴省的背后,李源潮始终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

  1 角色变换

  李源潮有着完整的学历——毕业于

复旦大学数学系,而后顺利获得
北京大学
经济管理硕士学位、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学位。来江苏之前,他没有主政过地方工作。根据公开资料,李源潮曾任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2000年,李源潮担任江苏省委副书记,一年后兼任南京市委书记。

  出任南京市委书记后不久,李源潮作为被中央组织部和国家外专局在国内选派的两人之一,参加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举办的“发展中的领导者”培训班学习。“培训班的内容虽不直接涉及

城市规划理念,但学习的实用领导科学对于一个城市领导者来说,具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次学习和实地考察,使我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同行和各界人士进行切磋和交流,从中了解到世界经济、科技和城市发展中许多前沿的东西,初步掌握了不少新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城市发展的理念。”李源潮说。

  在南京任上,李源潮就试图解开所谓“南京的困惑”——堂堂“六朝古都”,既落后于邻省的杭州市,亦不如本省的苏州、无锡。如何激发南京民间的活力,为创业资本提供一个挥洒自如的制度平台,让古都重振旗鼓、焕发青春?经过一段时间探索,李源潮提出了“绿色南京”的口号。他的工作有这样两个支点,一是倡导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一是倡导建立“服务型政府”。在南京形成的这一核心思路,后来在自己任江苏省委书记后,被进一步推向整个江苏省。

  2002年12月30日下午,中共江苏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受中央领导的委派,中组部常务副部长张柏林宣读了中央的决定:李源潮同志任江苏省委书记。“政治上坚定,全局观念强……思想敏锐,政策理论水平较高,在重大问题上头脑清醒……思路开阔,开拓创新意识强……组织领导能力较强,适应工作快,抓工作力度大……工作深入,对群众有感情,有强烈的事业心,勤奋敬业,作风正派,要求自己严格,在干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中央认为,李源潮同志任江苏省委书记是合适的。”这是张柏林在李源潮履新时代表组织对其的评价。

  当时,新任省委书记李源潮表示,将把历届江苏省委“薪火相传”的接力赛跑好,使江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跑在全国前列。

  同年底,李源潮亲自带领13个市的书记、市长及省级机关综合部门的负责人,专程赴浙江学习考察,邀请浙江的官员、企业家来江苏举行经验报告会。随后,江苏出台了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在李源潮看来,浙江的民营经济发展、浙江人的创业精神都是江苏要学的。而这正好印证了李源潮对新江苏精神的概括——创业、创新、创优。

  2 经历非常时刻

  正当江苏全省上下雄心勃勃拓展全新发展空间渐成气候之时,一场来势凌厉的宏观调控不期而至,而且,第一个拿来“祭刀”的对象正是江苏常州的民营企业“铁本”。2004年4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决定,责令江苏“铁本”项目立即停工。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钢铁企业,企业自有资金只有3亿元,却计划要建一个总投资106亿元的特大型钢铁厂。在操作过程中,该企业和当地政府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铁本”事件的影响超过人们的想象,李源潮及省委领导班子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考验与质问。“铁本”案实是因地方政府掌控民营企业命运并为其政绩服务而起,很典型地反映了地方的利益取向与中央宏观调控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政府职能的错位,对市场的参与程度之深,退出难度之大。《人民日报》社论称江苏“铁本”事件是一些地方对中央宏观调控“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结果。作为地方主政一把手,非常时刻,李源潮感到了巨大压力。当天,李源潮主持省委、省政府全面展开对经济过热的整肃和治理工作,表示“铁本”的问题出在江苏,省委、省政府有责任,作为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要负责任。

  “铁本”事件后,江苏省对这次宏观调控的贯彻是坚决有力的。从2004年4月份开始的固定资产项目清理中,江苏省已有1000多个固定资产项目被列入“停缓建项目”黑名单,另有更多的“续建项目”等待审批。

  “铁本”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现行的官员考核体系下,官员的政绩就在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当地经济的发展就在于该地一年一度的GDP与财政的增长。于是,李源潮意识到,当下最重要的不单单是处理几个官员、停建几个项目,而是如何来转变政府的职能、如何来划定政府权力的边界。这一点恰恰契合了李源潮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一贯理念。

  3 “铁腕”施政

  2002年2月19日,春节长假刚过,南京市召开了有1800多名处级干部参加的全市“转变作风年”的动员大会。会上,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李源潮发表了“请人民评判”的主题讲话。

  这次评议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对排名最后的市容局、房产局等5个单位的“一把手”分别给予降职、撤职处理。一直认为会“走过场”的部分干部这才缓过神来:这回动真格了!

  “万人评议”活动直指政府机关作风上的顽疾,为的是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冲击的是“官本位”的观念。此时,李源潮所表现出的勇气与魄力远不低于2000年底推行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彼时的李源潮刚刚上任江苏省委副书记。后来有人评论说,这次评议“搅动了南京干部人事制度的一池春水,其力度和广度在中国尚属首例”。主政南京的一年时间里,李源潮狠抓实干,给人留下了“铁腕”的印象。有人说,主政南京是李源潮政治生涯中一个重要转折点。

  南京的“万人评议机关”活动经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前来学习经验的更是络绎不绝。2004年下半年,江苏省举行省级机关作风建设评议动员大会,首次启动省级机关作风建设“万人评议”活动,82个部门进入机关作风“排位赛”。李源潮将他的南京经验带到了省里,更大规模的民意测评在江苏展开。

  200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便召开了“2005年省级机关作风建设大会”。在会上,李源潮要求省级机关要正面群众对机关作风建设的“不满”,将创建“服务型机关”作为长期的任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狠抓机关作风建设。谈到春节将至,李源潮提高了声调:“逢年过节,是违纪违规的高发期,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中央中纪委关于廉洁自律的规定,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过一个廉洁自律的春节、问心无愧的春节、半夜敲门心不惊的春节!”

  对于领导干部活动的报道,李源潮要求新闻媒体“大胆些,思想解放些”,他说:“我带一个头,涉及到我本人的事情,你们的报道该轻的轻,该重的重。贯彻中央精神的、提出全省重大方针政策的、与老百姓在一起的,要重;外事、文娱、节庆等活动和常规会议,要轻,没有价值的就不要报道。”他笑着说:“领导干部什么时候形象最好,就是和老百姓在一起的时候。”

  (摘编自《大地》)

余 玮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