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拆”出一片新天地(创业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 01:29 人民网-市场报

  16岁的时候,徐茂海怀揣着梦想,跟着村里的大人们登上了去北京的列车。与从全国各地涌来的千千万万的人一样,他成为北京城的打工者。

  初入京城 吃饱成了最大难题

  那是1986年的正月,由于领头的老乡没能接到活,初到北京的徐茂海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实在太饿,他只能用水充饥。走投无路,他向在廊坊当兵的姑父借了50元生活费,勉强渡过难关。那时的徐茂海一心想着如何填饱肚子。

  挨过了那年冬天,工头接到在一个苗圃里起树的活。那还是每人每天有定额任务的年代,干一天活,只能得到一斤二两的饭票,徐茂海小小年纪却要做和大人一样多的工作量。徐茂海依然吃不饱。不久,在好心人的介绍下,徐茂海来到了一家啤酒厂下属的果树队,白天一边在啤酒厂做装卸工,一边抽空给养猪厂清理猪粪,夜晚就看护桃林,一个人做了三份工,这样大概每个月能有近300元的收入,温饱问题可以解决。徐茂海的生活费不超过50元,他便把剩余的部分积攒下来。

  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了3年,此时的徐茂海已不满足于温饱,他试图寻找更多的机会。1988年,徐茂海离开了原来的单位。他经常和工友在一起讨论,究竟干什么可以挣钱。他听人说,挖电缆沟挣钱多,便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整个北京城,结果没找到一个工程。

  逆向思维 转身投入拆除行当

  一次,一个过去的工友告诉徐茂海拆房子可以挣钱,不仅投入少,而且不需要什么技术。工友随意的几句话,却给了习惯于做建筑的徐茂海启发。他琢磨了几天,觉得承包建筑利润大,但自己根本没有资金,倒不如搞拆除。而且盖房子的那么多必定能带火拆迁市场。于是,他开始留意起拆房子的事情。住在郊区的徐茂海,每天早上就买几个馒头揣在兜里,坐公交车往市里跑。只要见到破旧的房子,他就上前去打听是否需要拆除。可跑了将近一年,也没有找到拆房子的活,反而欠下了2000多元的债。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他的身体也吃不消了,全身出现了浮肿。如此下去,不仅挣不到钱,还有可能搭上性命。徐茂海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是否错了。

  此时,转机出现了。1991年,徐茂海在海淀万泉庄发现了一个要拆除的项目。于是,他找到项目的负责人,希望能揽下这个活。谁料,负责人见徐茂海年纪轻便拒绝了。徐茂海便每天都来游说负责人,一番软磨硬泡,负责人终于同意让徐茂海试试看。徐茂海迅速组织几个老乡,又快又好地完成了工作。这个活,徐茂海挣到了六七千元。

  对方几次催促徐茂海去结账,他都没有去。徐茂海有自己的想法。他想把这些钱当做押金,希望对方能给自己提供更多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对徐茂海的工作很满意,便将整个拆除项目交给了徐茂海。就此,徐茂海掘到了他从事拆除业的第一桶金——2万元。为纪念第一个项目,他给拆除公司取名“万泉”。1994年时,通过做拆除项目,他已经有了近百万的积蓄。

  顺势而变 从拆民房到拆厂房

  1997年前后新问题出现了。随着拆除市场竞争的加剧,利润越来越薄。与此同时,北京城区的平房民宅也所剩不多。这要求一直以来主要做民宅拆除的徐茂海拓展新的生存空间。

  恰巧,北京正处于产业调整的加速阶段,许多大型工厂效益下滑,纷纷倒闭。徐茂海抓住这个机遇,进军厂房拆除领域。2001年,通过竞标,徐茂海取得了北京

化工实验厂的项目。化工实验厂房与民宅和普通厂房不一样,有很多残留的有毒物品,而且易燃易爆。为此,徐茂海请来国内一流的化工专家,联合设计出一套施工方案。这个项目从准备竞标到设计方案再到实施,运做了近一年的时间。幸运的是,最后他们高质量的完成了拆除工作。这个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化工厂房拆除项目不仅为他在业界赢得了声誉,更重要的是使徐茂海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使自己的拆除公司绝处逢生。

  如今的徐茂海虽然坐拥上亿财富,但并未止步,他又开始了多元化发展的尝试。

本报记者 张子瑞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