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独联体经济一体化举步维艰(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 09:03 中国经济时报

  独联体自1991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了近15年的历程,但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却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1993年9月24日各国首脑草签了《经济联盟条约》,但总体而言,从经济一体化的五个发展阶段来看,独联体甚至还够不上第一个阶段——自由贸易区,换言之,它还处于向自由贸易区的过渡阶段。

  ■潘广云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独联体作为世界上国土幅员最大的国家集团,其经济一体化进程一直倍受世人关注。

  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评价

  自普京执政以来,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出现了活跃的倾向:相互贸易额和投资额逐年增加,相互投资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尽管如此,独联体内部的经济联系水平仍在继续下降,一体化在弱化。

  一般而言,地区一体化是通过地区的若干国家之间达成协议而推动的,它是一种向心运动。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表现之一,是一体化国家之间有较大的相互贸易量。独联体国家虽宣布了一体化目标,签署了众多的经济一体化文件和协议,但大多是有约不履行,独联体内的经济合作仍主要以双边和多边为基础,整体一体化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独联体国家相互贸易规模不大,相互贸易在独联体各成员国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依然很低。在2000年—2004年间,相互贸易在独联体各国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在26%—28%之间波动,而独联体成立之时的1991年,这一比重达到了近72%欧盟内部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是61%,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一比重为45%。尤为严重的是,独联体区域贸易比重的下降是在独联体国家生产增长的背景下发生的。此外,独联体国家相互贸易额在其GDP中所占的比重由1990年代初的21%降至目前的5%。区域内的资本流动也以区域外资本为主。

  作为区域性组织,独联体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明显削弱。独联体占世界领土面积的16.3%、人口的5%、资源储备的25%,集中了占全球10%的工业产能和12%的科技潜力,生产占世界10%左右的资源密集型产品,但独联体国家的贸易仅占全球贸易的2%,投资仅占全球投资的1%。与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其他30多个地区一体化组织相比,独联体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原有专业分工基础上的重新一体化。这样一个有着良好合作基础的地区共同体,为何今天的一体化之路却如此艰难,哪些因素构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六大障碍

  对于经济福利的追求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最初动因。独联体各国当然也有通过一体化获取经济福利的动因,但其经济动因后面潜藏了强大阻力,某些经济制约因素强力作用于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

  1.独联体经济体间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异性。独联体是由1个大国和11个规模不等的中小国家组成的地区国家集团,是一个差异性较突出的地区。巨型国家与小国在同一地域上并立,较发达国家与最不发达国家在同一时空互动。

  这里的巨型国家俄罗斯,位于独联体金字塔实力结构的塔尖,其人口、面积、GDP分别占独联体的52%、77.2%和77.6%,人口和GDP是占第二位的乌克兰的3倍和9.2倍,面积是占第二位的哈萨克斯坦的6.2倍。独联体成员国虽均为转轨国家,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具有技术水平较高的运输通讯系统、专门的人才和受到良好教育的国民。这类国家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另一类是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采掘部门和农业、矿产原料的初级加工部门占有较高比重的国家,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属于此类。

  转轨以后,各国宏观经济指标上已有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虽然,自1999年起独联体国家的经济普遍增长,有的国家甚至是大幅增长,但成员国间仍有较大的经济“鸿沟”,人均GDP相差15倍,人均黄金储备相差近25倍,居民名义工资收入相差11倍。一般认为,在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中,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表明各国经济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因而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广阔。实际上,如果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在具体利益上会有更大的分歧,所追求的目标就会有更大的差异,有时甚至是相悖的。

  不同的利益取向使各国间协调的困难加大,这往往是阻碍各国建立制度化合作机制的一个障碍。独联体一体化面临的差异问题,表明独联体有效利用一体化发展的可能性十分有限。

  2.独联体成员国经济改革方向和进度上的非趋同性。就独联体国家而言其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成员国市场化进度的一致性。然而,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独联体国家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模式:休克疗法、渐进模式、中间道路。各国改革的性质和进程存在的差别,使整个区域内的市场经济秩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种市场经济秩序的缺乏,使得各国的经济活动不能按照国际惯例运行,也使相互间的经济活动很难顺利对接,决定了独联体实际上不可能在统一的经济规则基础上实现相互促进。此外,独联体国家选择的不同模式的转轨,使其在经济机制、立法、调节经济关系的方向和手段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社会经济政策很难趋同一致。这种制度建设模式的区别成为深化独联体框架内经济合作的障碍。

  3.独联体成员国对区内外市场依存的不对称性。尽管独联体社会经济早已开始区域化进程,但商品、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流动,还远没有填平各国差异造成的沟壑。因此,俄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均把同区域外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看做是国家对外经济的优先考虑。俄罗斯的区外国家在其外贸总额中的比重是独联体国家中最高的:由1990年代末的80%提高到2000年的86.1%,近年来虽有所下降,但均保持在80%以上,2005年达到了85%。这说明独联体各国与区外国家保持较强的经济贸易联系,其经济对外部世界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特别是俄罗斯对区外市场的依赖性更强。这无疑加大了独联体的离心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独联体内部的贸易额逊色于同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额,并且这种趋势仍在增强。

  独联体国家相互间的依赖也明显不对称。这首先表现在俄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对独联体市场的依赖不平衡,尽管俄在独联体国家间贸易比重下降,但依然是其他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对独联体成员国来说,俄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其农产品和许多工业产品出口及

能源、原材料进口的惟一选择,而俄经济对独联体市场的依赖性却大大下降。这种不对称的相互依存会产生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进而生成利益冲突。其次,独联体国家间的贸易联系往往仅局限于两三个邻国。在相互贸易中,俄、乌克兰、白、哈依然是商品的主要出口者和需求者,仅以2004年为例,上述四国在独联体国家间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44.1%、22.6%、17.7%和9.7%。由于独联体区域没有给各成员国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使俄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对独联体框架内发展互利合作积极性不高,在区域一体化问题上缺乏主动性。可见,独联体各国的贸易和投资重点必须经历一个由区域外向区域内“内聚”的转变,通过投资和贸易转移来强化区域经济联系纽带。

  4.生产和贸易结构的低度化。就独联体国家的物质生产结构而言,加工部门的比重不仅大大逊色于成功实施了一体化的西欧国家,也低于经济上尚未达到一体化的拉丁美洲国家。燃料—能源综合体部门在独联体各国工业生产中的份额超过了50%,而机械制造业的比重正在下降,有些国家甚至未达到10%。近年来在独联体国家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非工业化倾向。亚、格、吉三国农业比重显著提高,阿、哈、摩、俄和乌兹别克斯坦加工部门的比重下降,而采掘部门的比重却增加了一倍多。这样一种生产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独联体国家出口以原料为主,无论是内贸和外贸均是如此。长期以来,独联体成员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成员国间贸易结构仍保持了低度化特点。在独联体国家相互出口的商品结构中,矿产原料、有色金属、

化工、石化及食品工业产品占有较大份额,机器制造产品和电子产品的比重不大,且品种相当有限。成品和设备贸易持续下降,而能源和原料贸易增长了4倍,几乎占到贸易额的一半。这种类似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集团的贸易结构,降低了成员国对彼此经济的兴趣,使它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占主导地位,而互补关系则比较弱。因此,独联体内部市场上竞争不断加剧,独联体国家间的“贸易战”及相互进行的
反倾销
调查屡见不鲜。独联体国家间的这种贸易结构也说明了独联体地区经济合作的战略结合点非常有限,仅局限在资源尤其是能源产品,由此也进一步加大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难度。

  独联体国家生产和贸易结构中,缺乏高质量的在世界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而独联体国家用于科技研发支出的大量缩减是大部分企业工艺技术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据独联体统计委员会的数据,在独联体国家中(除俄和乌克兰外),近年来科研和试验设计支出与GDP之比实际上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在0.1%—0.7%之间波动,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俄、乌的情况稍好些,但也未达到1991年的水平,更未达到发达国家2.5%—3%的水平。鉴于独联体国家目前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繁多复杂,因此,依靠独联体国家的国家预算,难以指望在近期从根本上提高对创新活动发展的直接预算投入,独联体国家生产和贸易结构的低度化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难以解决。

  思想文化因素对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独联体,成员国虽都脱胎于苏联,但历史、民族、宗教和文化却有很大差异。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地区思想文化联系虽然在某些方面得以延续,但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在解体后的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就出现了明显的断裂与分化,独联体地区至今在思想文化上还远没有修复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教授)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