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建设新农村 基层干部需多加引导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 07:52 经济参考报
富村摩拳擦掌 穷村底气不足 记者最近在山东、山西、黑龙江等省份采访中发现,在一些强村、富村,新农村建设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村干部谈起来信心十足;而在一些经济实力差的村子,村干部要么说不清楚,要么忧心忡忡。对这些穷村、弱村,特别要在建设资金、干部自身能力和群众基础等几个方面多加引导和扶持。 集体囊中羞涩 穷村干部犯愁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以后,广大农村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之一就是运转和公益事业经费不足。山东、山西、黑龙江是传统的农业省份,多半农村没有集体积累,靠转移支付只能维持基本开支。谈到新农村建设,基层干部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建设资金短缺。 今年48岁的刘鹏飞已经连续20年担任孙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他所在的山西省石楼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刘鹏飞说:“村里的外债不多,这在当地就算不错的了。但是村里没集体经济,上级转移支付的三万多元钱勉强能维持。要发展、要建设,哪里动一动都需要钱,可是集体一点积累也没有,老百姓口袋也很空,去年人均收入只有七八百元。” 山东省惠民县东萧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萧吉勇说,村集体过去一直没有收入,前年一个企业征用了村里60亩机动地,每年按每亩1500斤小麦给予补偿,算起来差不多每年有六七万块钱。去年春天村里修了不到三公里道路,花了30多万。本来想连路灯一块儿安上,可是光修路还欠着工程队七八万块钱,所以只好放弃了。要进行村庄规划整治,更是难上加难。“过去以村里的名义借贷还能贷出点款来,现在这条路也不成了。”萧吉勇沮丧地说。 黑龙江省海伦市百兴村党支部书记张贵元说:“我们村没积累,也没有外债,情况算中等的,在这一带还过得去,但想办公益事业就难了。以前道路虽然是砂石的,但是常年还有人维护保养,路况也还好。现在乡和乡之间、村村之间路很难走,一下雨就全憋死了。今年秋天那阵子赶上连阴雨,外面的车进不来,里面的车出不去,眼巴巴看着大豆卖不出去。干着急,没办法。”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友谊村村委会主任宫福军说,前些年交“三提五统”,不少是村里借债交上去的,现在还欠着外债30万元,村里也计划修路、通自来水,可钱没着落等于白说。 干部素质待提高 相关政策需细化 在山西省石楼县小蒜镇,记者与几位村支书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请他们谈谈对建设新农村的想法。说到中央“20字方针”,支书们有的能讲出一两句,有的直接表示说不清楚。谈到将来村里的打算,支书们面面相觑,言不及义。一位支书说:“建设新农村从毛主席那时候就提过,我琢磨着就是要盖一些好房子吧?”他的回答,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干部对建设新农村的模糊认识。还有的干部更多的是关心以后自己的待遇。一位村支书说:“现在村干部工资太低了。我们村里我算是最高,一年才1000块钱,其他干部有的800块,有的300块。连自己家的生活都没有保证,搞集体事业哪儿来的积极性?” 座谈中,村干部们也表示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心愿望。他们说,像俺们这些穷山沟里,有时候选个村干部都难,很多人不愿意干。“也别光怨俺们素质差,平时也没机会学习,常年憋在穷山沟里不出去开阔眼界,咋提高素质?”其中一位说,他当支书六年来,参加过县里和镇里组织的两次培训,虽然时间短,但很受启发。搞新农村建设,希望上级在培训方面加强一些。 山东的村支书萧吉勇说,最近看电视、报纸上讲了很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东西,但上面只是提了个大方向。虽说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情况搞,但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怎么抓,抓什么,还是显得比较粗略。能不能出台一些详细的办法,基层行动起来也有个抓手。说到农民增收,干部们普遍对眼下的形势不乐观。百兴村党支部书记张贵元说:“这两年农资涨价很厉害,种粮食剩不了几个钱,养殖业又赶上禽流感。我们这里是纯农业地区,基础差,村里没有企业,说发展一点头绪也没有。” 干部威信靠实事 群众支持是关键 “建设新农村不仅是干部的事情,群众的支持也很关键。”采访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约而同地这样说。一些村干部说,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村干群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干部的“权威性”有所动摇。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与村民们的想法差距很大,没有群众的支持,开展工作感觉脚底下没了根基。 萧吉勇说,村里路不好,一到雨天就出不了门,村民修路的呼声很高。但要向村民收钱就不好办了。一个户出几十块钱,大多数户还认可,但有些户就坚决不拿。他们会说:“我们不靠路,离路远。”有的即使直接受益,靠着路也不愿拿。萧吉勇说:“我们宁可欠着账,也不向群众要钱。现在办点公益事业,就是太缺钱,可老百姓一提钱就头疼。” 一些村干部反映,由于村里穷,为群众提供的服务少,群众对村干部不买账。百兴村支书张贵元说,现在村里组织什么事情,村民们都是一个词:“瞎扯”。今年,村里按照上级部署号召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村民一听都直撇嘴。动员了一大通,却没几个人响应。友谊村村委会主任宫福军说,现在村民们还欠着集体60万元的“三提五统”钱,也收不回来,都成了“死账”。眼看着自来水网管与本村只有一路之隔,几年前就想接进来,张罗了好几年也没弄成。采访中友谊村一位村民说:“通自来水?就我们村现在这条件,那不是做梦吗?” 采访中记者也看到,一些基础比较好的村组织在带领农民搞新农村建设方面表现出了凝聚力和生气。山东省宁阳县东疏镇郑庄村支部书记郑汝敏说,村民们很讲实际,越是为他们办事少,就越没威信,再张罗什么事就越难。反过来,越是能为他们办好事,基础就越牢靠。据记者了解,这些年郑庄村里修了11条街道,办了不少实事,群众因此对村组织很信得过。 郑汝敏说:“去年村里换届选举,我是书记主任‘一肩挑’。村民选举得票率是97.3%,支部选举得票率是99%,这都是为群众办事赢来的。现在村里办啥事,群众都能积极响应。村里每个月都开一次村民大会,不开群众还不乐意呢。” 本报记者 范迎春 董振国 刘砺平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