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培育特色产业 实行错位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09:00 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王彧北京报道“安徽省近年来把地方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形成‘一村一品’,促进农业资源比较优势的发挥、农业结构优化和农民增收,并且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安徽省农委主任毕美家日前在安徽名茶、名蟹、名菊北京推介会上对记者说。安徽实行错位竞争、错位发展,极大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此次安徽在京推介的产品均是特色农产品,其生产规模、成本、价格及品质在国内外市场均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优越的自然和生态条件,不仅使安徽的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蛋奶和淡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而且茶叶、水果、蚕桑、中药材、饮用菊花等生产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不少土特产品在海内外还享有较高的声誉,如淮北地区的砀山酥梨、萧县葡萄、亳州中药材等;江淮丘陵地区的皖西白鹅、淮南麻黄鸡等;大别山区的食用菌、板栗、六安瓜片、霍山黄芽;沿江的青虾、大闸蟹、太湖银鱼、滁菊等;皖南山区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黄山贡菊等等。

  “这些特色产品为下一步安徽省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形成具有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块状经济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美家说。

  据悉,为了发展特色产业,安徽省采取了很多措施,如今年初,安徽省农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块状农业,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并且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建设新农村结合起来。另外,安徽省农委还专门成立了特色农产品开发处,负责研究特色农产品开发的法规、政策和规划的拟订,指导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开发,并组织落实特色农产品开发的重大技术措施。同时,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负责研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规、政策和规划建设,指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了打破条块分割、互相掣肘的弊端,安徽省农委还组织引导供销社、农村信用社、科协系统和农产品行业组织成立了全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搭建了平台。

  安徽省农委制订的《培育特色产业,实施“百村示范、千村带动”行动方案》提出,“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要培育100个省级特色产业示范村(乡),带动全省1000个示范村(乡)的发展。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建立和完善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并引导100个省级龙头企业与100个特色产业示范村进行产业联结、村企互动,使特色产业示范村成为龙头企业的优质原材料供应基地,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通过特色产业的培育,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特色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步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
商标
注册和原产地标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