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拖欠工程款 讨要六年无结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08:24 经济参考报

  “要账的是孙子,欠账的是爷爷!”包工头王占军愁苦的脸上写满无奈。六年来,他记不清多少次满怀希望从河北易县的农村老家出发,独自到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以下简称土左旗),讨要500多名民工的43万元工资,结果却一次次失望。

  要账难

  “六年中,我只在家里过了一个年,还是年三十晚上赶到家的!”说这话时,王占军眼里噙着泪水。

  六年艰辛,一言难尽。在土左旗一个简陋的旅馆内,王占军向记者倾吐了积于心中的苦水:

  土左旗政府欠他的工程款是500多名民工的工钱。王占军觉得对不住这些民工,当年工程完工后只给了他们每人100元回家的路费。六年来,这些民工一直以为王占军独吞了他们的血汗钱。每年一到冬天,民工们就会成群结队跑到他家讨要工钱。

  家里稍微值点钱的家具如缝纫机、衣柜、沙发,甚至四个大瓮都被讨债的民工搬走了。妻子每年辛辛苦苦养一头猪,六年中有四头肥猪被拉走,气得妻子干脆不养了。

  有些住得远的民工每次来都要租车费,不给就住在家里折腾。家里80多岁的老母亲一见来人就发抖。六年来,王占军除到土左旗讨债就东躲西藏。现在一家人全靠在外打工的大女儿和三女儿每月寄回的五六百元维持生活。19岁的儿子在县里上高中,学费是向亲戚借的。

  “唉,你看我这满头花发,六年前我来这里时一根白头发都没有,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日子!”王占军长叹一声。

  协议为证

  2001年,王占军在土左旗承揽了一个生态工程——挖坑整地工程。同年6月15日,他与土左旗生态建设指挥部第四专业队队长、大青山林场副场长陈元签订了协议书,约定工程期限为2001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工程按期完工验收合格后足额发放工程款。2001年6月1日,王占军从家乡易县和其他省劳务市场招工700多人赶到土左旗开始挖坑,经过民工们40多天日夜苦干,如期完工。工程验收组于2001年11月底对整个工程进行了验收,验收组长樊征和王占军分别在质量验收表上签了字。

  依照开工前双方签的协议,王占军最后应得工程款为700355元。“我原以为这样的工程是不拖欠工程款的,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工程验收后却拿不上钱。”

  王占军告诉记者,2001年11月底,土左旗生态建设指挥部工程验收组对他承包开挖的39万多个水平沟进行了验收,每坑只给付施工款0.4元,共计15万元,说资金紧,先给困难民工发点钱回家过年。

  王占军没想到,经过六年的苦苦追讨,目前工程发包方仍欠他工程款438355元。他找旗长,旗长让他去找旗林业局,找林业局,林业局领导又让他找旗政府。

  拖欠何时了

  记者找到已于去年退休的原土左旗生态建设指挥部第四专业队队长、大青山林场副场长陈元。他告诉记者,王占军承揽的工程属于国家财政拨款的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当时就是他和王占军签的协议。当初协议约定每个水平沟为两元,工程验收后足额给付工程款。2001年11月底,王占军承包的工程被验收了,共计39万多个水平沟,验收后每个水平沟只付给0.4元,其余部分欠着。

  陈元说:“王占军每次来都找我,我很同情他,我也曾经多次帮助他催要工程款。可现在,原来的旗领导调走了,林业局长也是新来的,我也不知道这点钱还要拖到何年何月。”

  记者随后的采访也如王占军的遭遇一般,被“踢皮球”。记者先到土左旗政府办找到一位姓郭的秘书,他让记者去找王副旗长,记者找到王副旗长的秘书,这位姓刘的秘书说王副旗长到市里开会去了。记者又到旗委宣传部,宣传部一位同志让记者去找分管林业的副书记,但旗委办一位同志对记者说,分管林业的副书记出门了,你还是去找林业局吧。

  记者又来到旗林业局,找到办公室李主任,李主任说局长和两个副局长都不在。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李主任给局长打通了电话。这位姓云的局长在电话中对记者说:他正在市里开会,他是刚来的,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但最近旗领导已经对此事有批示,等把事实核实清楚了,该林业局拿的拿,该旗政府拿的就旗政府拿。

  

呼和浩特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认为,此案的案情清楚,协议、图纸、验收表、价格表上写得明明白白,所以土左旗政府应该足额给付拖欠王占军剩余的工程款。何况目前土左旗的沙源治理工程初见成效,怎能让农民工汗水白流呢?


 本报记者 王欲鸣 王宇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