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评标专家库亟待建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08:24 经济参考报

  

国家评标专家库亟待建立

  原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各自颁发有一套评标专家和专家库的管理办法。本报记者 曾亮亮 摄

  “一尺多高的标书,不到两小时能看完。”

  “电子计算机专家,还能参加空调、家具等项目的评标活动。”

  “评标时,专家之间居然还交头接耳,互换评标结果。”

  ……

  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乃至监管部门,都对评标委员会专家在评标过程中的行为颇有微辞。建立国家评标专家库的工作已被提到了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

  专家评标三大问题

  “《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赋予了评标委员会中的专家对投标文件的评审权和自由裁量权。然而,不少专家却徒有虚名。”陕西省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李健痛陈专家评标的三大问题。

  一是专家不专。冠上某行业专家名称的教授们,居然还能跨行业参与评标工作。

  二是素质不高。由于省市范围有限,可供选择的专家比例少。尤其是涉及到医疗、进口设备等行业,专家往往仅有一至二人,难以保证评标的公正性。

  三是缺乏责任心。“不少专家拍着胸脯对我们说,他对自己的评标结果全权负责。”李健告诉记者,目前没有任何法律法规来衡量专家评标结果的公正性、合理性。专家前脚评完标、后脚就走人,他们自称的“负责到底”不过随口说说而已。

  评标专家是评标活动的裁判,其素质高低、职业道德水准、能否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直接影响到评标活动的成效。在前不久召开的首届中国招标投标高层论坛上,与会人士都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常务副主任陈德铭指出,评标专家不能客观公正履行职责的现象近来越来越多,其中,泄露商业机密、收受投标人钱财、混乱打分尤为突出。

  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孙继昌指出,随机抽取专家评标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招标投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但是,这些专家,可能对项目实施条件、技术要求以及对投标人承建工程的实有能力缺乏必要的了解,评标结论表面上看达到了公平,但可能并非最优。

  “专家库被泛滥化”

  其实,除了评标专家自身问题外,专家库泛滥一直是业内人士反映强烈的问题。记者了解到,目前从中央到地方,评标专家库有三大类,一是以发改委牵头建立的评标专家库管理体系,二是以财政系统牵头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三是招标代理机构组建的专家库。

  在国务院的各大部委中,依照2003年原国家计委颁发的《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对专家库进行管理。但是,像交通部、建设部等部委都有一套自己的专家库和管理办法。而各省级部门、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也沿袭了中央风格,推出了各自的招投标专家库。《政府采购法》出台后,财政部与监察部于2003年下发了《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中央单位进行政府采购评标时,共用一个财政部推出的政府采购专家库。尽管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在中央得到了统一,但是各省级财政部门也都为此建立了一个专家库。法规也赋予了招标代理机构可组建专家库的权力,又诞生了一系列的专家库。一位专家在谈到专家库建设的现状时,毫不夸张地称“专家库已到了泛滥时代”。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曲木史哈认为,专家库泛滥带来了两大问题。一是工程建设评标专家按行业(部门)分类,包括了40多个行业、100多个专业,如果各部门和200多个市、县都建立本地本部门的专家库,必然会造成重复交叉和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也给部门垄断和行业、地方封锁创造了条件,无法发挥专家资源共享的作用。其次,部门专家库的专家大部分来自与主管部门存在隶属关系或关联关系的设计院所、企业等单位,这就可能出现本系统的评标专家偏袒本系统投标人的情形,影响评标结果的公正性。

  国家评标专家库将出炉

  专家评标问题重重、专家库泛滥现象,已引起了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

  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葛长荣表示,该办公室近期将出台《评标专家行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建立评标专家培训、准入、考核、清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对违反招投标程序、泄露商业机密的专家,采取通报批评、暂停资格、除名等措施进行处罚。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明年国家发改委将开始重点规范招投标行业的秩序,其中整顿、清理专家库是重头戏。

  据他介绍,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组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的国家评标专家库,统一专家管理制度和惩戒办法,为专家独立、公正、科学地评标创造基本条件。

  杜鹰说,国家评标专家库将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共资源,按照共享资源、共同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组建,不隶属于任何部门。但是,各个部门可以推荐、抽取专家,并实行监督。限额以上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和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标项目的评标专家,全部都要在国家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国家评标专家库仅针对中央各部委的招投标活动而设立,至于三大类专家库能否合并、全国各地诸多专家库能否统一,杜鹰对此未作表态。一位长期从事政府采购的官员告诉记者,由于涉及各部门不同的利益,合并专家库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记者了解到,一些省市在此方面已有动作。四川省2001年建立了评标专家库,统一全省的专家管理。省级各部门原有的专家名册,通过整合纳入四川省评标专家库统一管理,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不再单独设立评标专家库。


 本报记者 曾亮亮 高露 实习生 范苏晶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