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官员激扬点拨杭州城市竞争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03:58 都市快报

  记 者 董 捷

  本报讯 “我一生来过杭州两次。第一次是1986年,印象最深的是杭州非常美丽,但经济还未腾飞;时隔20年再次来到杭州,我惊讶于她的变化,她已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而她依然平静而美丽。”昨天在中国投资环境论坛上,世界银行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杜大伟如此感叹。

  从美丽天堂到投资天堂,这一进程概括了杭州近20年的巨大变化,而世行官员杜大伟的个人感受正是其中的缩影。从世行4年的跟踪调查结果看,杭州是一座在和谐中创造财富的城市,各种要素的均衡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杜大伟专门分析了杭州的

竞争力优势,虽然杭州城市规模不算最大,但是投资环境的排名屡屡超越京穗沪,除了地理位置优越,最大的优势在于政府工作高效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比如货物通关时间较短,企业与政府打交道时间成本全国最小,这些恰好是杭州最能发挥的长处。

  杭州还拥有一片培育企业、激发活力的土壤。根据调查报告,所有在杭企业都能获得银行贷款和金融支持,而全国平均水平为50%。私营经济的比例全国最高,个私和股份制企业产值比重超过85%。

  世行调查最重要的意义并不是排座次,而是让参与城市分享信息。在同一个参照体系内,城市之间通过比较,能够看清优劣,迅速找到不足。因此,每年都有城市要求加入这一评价体系,调查范围不断扩大。

  本次受访的120座城市在政府治理、城市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包括金牌城市和银牌城市在内,大多数城市在企业经营环境和构建

和谐社会方面还有改进空间,杜大伟特地针对杭州提了建议。

  首先,杭州既然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有许多知名大学,就应该加大继续教育的力度。目前杭州仍然缺少制造业方面的高端人才,如一些经验丰富、技术顶尖的工程师和经理人,杭州可以加强这方面优秀人才的引进。

  他以硅谷为例说,那里的很多人才都不是本地人,而杭州同样应该凭借自己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政府条件来吸引各地人才。如果有更多的人才在杭安家落户,还可以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他建议杭州可以大胆尝试一些外资企业比较看重的风险投资,以避免传统制造业和新兴外资企业的脱节。

  杜大伟甚至观察到了杭州的交通细节,他建议杭州可以参考一些国外交通管理的先进做法来管理和控制交通环境,不仅有利于自身环境的改善,还能让

空气污染得到更有效的治理。现在国内城市都很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可是,相比于容易改进的硬环境,大多投资者更看重软环境,因此政府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