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观望 境外投资者要下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02:16 东方早报

  上海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着对于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早报记者从刚刚结束的2006年住交会亚洲不动产投资论坛上获悉,中国限制外资政策已经被很快地消化,境外投资者对于上海房地产持续看好,更多的投资者正结束观望并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摩根大通证券有限公司房地产投资副总裁向左表示,中国限制外资政策不会影响公司对于中国房地产的长期看好。中国房地产行业真正发展只有五六年的时间,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需要有更多的透明度,更多的法律来规范这个行业。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中国的限外政策完全符合外国投资者的利益,而对于需要在中国进行长期投资的投资者,这样的做法是完全符合规律的。

  向左表示,摩根大通目前没有任何出售手中物业的意向。

  向左同时建议,如果境外投资基金对于回报率的要求非常高而认为投资上海不能达到满意的回报要求的话,转向二级城市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是,回报更高的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承受更高的风险。

  Equity国际首席财务官Christo-pherJFiegen表示,公司此前已经对多个国家的

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目前他们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他表示,每个国家都会存在各类政策性风险,但是如果能够在一个地区取得更高的回报,那么风险就是值得承受的。

  世邦魏理士上海地区吴立良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境外投资基金虽然会要求超过20%的年收益率,但是他们的资金更加灵活,融资比例更好,风险承受能力也更强。

  虽然目前出现在上海的投资基金大部分来自欧美,但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有所改变。戴德梁行执行董事叶建成指出,目前上海房地产业的投资者已经不仅局限于北美的一些投资基金,过去的一年里,包括韩国等地的基金开始投入到上海的物业中。中国房地产正成为受到全世界关注的投资方向。

  实际上,境外投资者之所以如此看好中国房地产,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IRETO国际不动产联盟主席夏智康承认,人民币升值应该是投资者选择投资中国的重要因素之一。

  链接

  ◇现场

  第八届住交会冷淡收场

  

  昨天,为期三天的第八届中国地产节结束。在上海连办三届,这个被称为住交会的地产盛事开始显露疲态。

  地产巨头悉数缺席

   本届住交会论坛很难寻亮点,以往最吸引人气的地产巨头高峰论坛此次根本未办。地产界知名人士、上海本土地产商此前两年颇为高调,绿地总裁张玉良、上实总裁卢铿等不时出现在各个论坛上,如今他们却都没有到场,原拟订出席的复地总裁范伟最终也没有出现在会场。

  而外地地产大佬同样也是大部分缺席,此前两届成为媒体焦点的王石、潘石屹、孙宏斌、冯仑等人此次无一人出席,只有以大嘴闻名的北京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在多个论坛现场露面。

  场馆大幅缩水

   此次住交会仅仅占据了三个展馆,和往届五个展馆相比大大缩水。其中中国国际

豪宅展和建筑展共享一个展馆,论坛被集中放在一个展馆内而不像之前那样分成几个展馆不同类型。其余的参展单位都在一个展馆内,其中包括为数不多的开发商展台、广告宣传公司、区土地储备中心、健身器材以及众多媒体展位。由于人流不多,三天里整个场馆都显得有些空荡荡。一个参展商告诉记者,他们去年也参加了住交会,但相比之下今年他们展位的登记客户不到去年的一半。

  豪宅展名不副实

   另收200元门票的豪宅展内,受到媒体关注目光最多的汤臣一品最终取消了参展计划。上海几个豪宅楼盘一个都没有参展,所谓的境外豪宅大多位于郊区,价格显然也称不上豪宅标准。一个澳大利亚楼盘组织者表示,他们参展主要针对打算进行澳大利亚移民的人士,一个郊区别墅的价格大概在200多万元人民币左右。一个重庆投资者对其中马来西亚的楼盘相当有兴趣,他说,没想到那里的房子比三亚便宜很多。在阿联酋迪拜某房产的展台上,组织者大肆宣传当地房产高达25%以上的年投资回报。

早报记者 刘秀浩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 962288 或 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