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与扶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00:09 人民网-市场报

  1963年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的说法,大致意思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就可能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本质涵义是,一个微小系统的变化,会引起连锁反应,甚至会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后来,“蝴蝶效应”被社会学界所引用。认为,一个坏机制,即使微小,如果不加以引导、调节,就会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大的社会危害。

  亚马逊河蝴蝶翅膀的扇动会不会引起德克萨斯州的龙卷风,且不去讨论。但是某个机制、某个系统的变化会产生连锁反应,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世界上没有绝对孤立的事物。一个富人的女儿,将一根坏了的香蕉从乘坐的高档轿车上扔了出去,给一个穷人的小孩拾去吃了,半夜腹泻不止,孩子的父亲私自离开工厂值班室的位置,将儿子送往医院,结果工厂大火,烧得灰土殆尽。而这个工厂就是那位富家之女父亲的工厂。这是说事物总有联系。而且不仅关联,还会放大。一根坏香蕉让一个工厂毁于一旦。

  贫富的存在对许多国家来说,是个长期客观存在的现象,特别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个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是我们要正视,要及时地加以引导和调节。贫富差距引发的心理失衡,会产生连锁放大效应。某地,一个

交通事故中的一方,假称自己是
公务员
,本来想以此压服对方,结果导致出一个不小的事件,因为人们对某些公务员的滥用特权,不廉洁,不为民心怀不满。某市增加工资本来是好事,但导致一些退下来同志的心里不平,酿成上访事件。所以,我们应关注微小的蝴蝶翅膀的扇动,要对它产生的连锁效应有所预计。目前社会上所存在的贫富差距现象,就远不是蝴蝶翅膀,也许是一只大鸟的翅膀,老鹰的翅膀,甚而是一股小气流,它所造成的系统间的连锁反应会更大,我们更不可小视。在构建
和谐社会
的今天,我们应时时关注各种老百姓不满的现象和不合理的机制,防患于未然。

  “蝴蝶效应”不是骇人听闻,是一种道理,一种逻辑。

□ 文 竹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