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盗版需要多少个百日(IT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00:09 人民网-市场报

  

在今年年中开始的“反盗版百日行动”取得巨大成果的基础上,有关部门近日将打击目标由网下转向网上,开始了一个新的“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为期也是“百日”,重点打击以营利为目的,通过网络提供电影、音乐、软件和教科书下载的非法经营行为。另据报道,此次网上反盗版的处罚额度也将大幅提高,具有更强的威摄力。有关部门事先搜集案件数百个,并将对其中的50个进行重点督办,目标极其明确。因此我们可以乐观地预见,这第二个“百日行动”也将获得巨大成功,甚至比上一个行动取得更为辉煌的成果。

  两个“百日”,总计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取得的显著成效固然值得称道,但是也不免留有疑问。

  首先,反盗版行动之所以立竿见影一打就灵,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此类案件实在太多。人多、店多、网站多,几乎完全不需要做什么秘密侦察,“随手一划拉”就能逮住不少。说人多,仅仅北京中关村一带每天就至少有几百个“盗版业者”;说店多,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电子城内,随处可见此类店铺柜台,有的地方(一般在内陆偏远地区)甚至形成“盗版一条街”;说网站多,那就更加无法计数,仅在各大C2C网站上开张叫卖的就有不少。以如此的规模,如此的张扬,抓起来显然不须执法机关费多大心思。

  其次,逮住一小批,跑掉一大片,威慑倒是威慑了,却难保成效长久。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些跑掉的“盗版业者”大多换个地点照卖不误。而即使那些被执法打击过的,过不多久也会重操旧业。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们在这个行当里驾轻就熟,路子通、来钱快。对于这些多数文化水平不高,也缺乏其他技能的人来说,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找到一个赚钱的机会实属不易,故而从心底里舍不得放弃。

  第三,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有关部门的执法队伍相对有限,其力量不足以对市场维持长期的严格管控,故此才会有“百日行动”这样的短期行为出现。短期行为,只能短期有效,期以长久,便无异于幻想。这样的道理不难理解,关键是如何找到长期有效的解决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有关部门显然也是注意到了的,比如不久前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的一位负责人就表示,下一步要使反盗版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各地各部门继续分工推进,巩固、扩大“反盗版百日行动”的成果。话虽如此,真正落实起来却不是件容易事。该负责人着重提到了两种办法:一者是通过审批、监管、年检等环节,控制企业不去从事盗版经营;二者是提高正版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价格,丰富内容、加快出版速度。很明显,这是针对网下的盗版经营而言,那么网上呢?该负责人也谈到了,就是要打击盗版传播与防止盗版下载。

  上述办法,如能切实落实并长抓不放,无疑是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的,但问题就在于,是否真能做到长时间内管理力度不松劲。前文已经谈到,要保持这样的管理力度,以现有的执法队伍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那么该怎么办?扩编吗?新建一支专门的反盗版执法队伍吗?显然不是易于办到的事情,而且即便扩编或新建了,也不见得一定奏效。就像目前的城管,专业队伍有了,执法力度也不低,但城市里的游商散贩并没被彻底取缔,甚至没有明显的减少,原因也是因为这样的事太多,这样的人太多,管不过来。

  现实社会尚且如此,何况来无踪去无影的网上世界,的确是希望渺茫。但即便是这样,笔者还是倾向于建立一支专业队伍的意见。原因为何?一是显得重视,可以提升我们国家反盗版的形象;二是保持威慑,让盗版者多少有些顾忌;第三么,说来更妙,就是可以扩大就业,却不会给财政添负担。试想,网上、网下那么多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盗版业者”, 既然不可能完全清除,就不妨耐下心来慢慢地抓,抓一个罚一个,收支相抵,岂不两全其美。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建议而已。

  说到这里,使我想起北京电视台一个挺红的“7日7”栏目,其宣传语是这样说的:“生活,就是一个7日接着又一个7日。”我们的反盗版行动,总不该也是“一个百日接着又一个百日吧”?惟其如此,希望有关部门认真考虑一下我的建议。

清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