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股的崛起不是小盘股的终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1日 09:50 金羊网-新快报

  最近市场最瞩目的话题莫过于大盘股的崛起,也正是在大盘股的强劲推动下,深沪两市综合指数持续创出新高,上证指数更是轻轻松松向千九关口发起了冲击。然而,指数形势一片大好的现象背后,不和谐之隙似在不断扩大,大盘股和小盘股的市场走势呈现翘翘板格局,众多投资者的收益状况也不尽如人意。

  笔者从指数叠加图发现,今年10月中旬市场仍在按原有节奏运行,尽管巨潮小盘指数有所领先,但与其他指数尚处于粘合状况中,更未出现背离,然而,下旬开始情况出现急变,巨潮大盘指数一跃成为领先指数,进入11月之后,巨潮大盘指数与小盘指数还曾一度分道扬镳。现在的局面是巨潮大盘指数领涨市场,其后依次是上证指数、深证综指和巨潮小盘指数。

  大盘股崛起,背离现象加剧

  为了进一步分析,笔者对各指数的表现做了统计,用数据来说话。

  巨潮小盘指数于今年10月见高点于1134.17点,由该日至11月9日跌幅为4.62%,成份股中跌幅超过10%的超过100只;同期巨潮大盘指数上涨6.99%,新高不止,在大盘股推动下,上证指数上涨5.82%,深证综指也录得小幅上涨。

  大盘股与小盘股的背离只是当前市场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对矛盾,其实不同行业板块在市场中的表现同样相去甚远。笔者使用WIND分析系统对国庆节后各行业板块的算数平均涨跌幅进行统计,金融保险业、采掘业涨幅分别为11.93%和10.24%,表现最为优异;而信息技术业和综合类跌幅分别为2.9%和2.06%。看来,想吃大锅饭那是没门了。

  过度背离的结果似乎就是调整?

  这种背离并不是新鲜事物,我们可以史为鉴。前几年就曾出现“二八”现象,以汽车、钢铁、石化等“五朵金花”为主塑造了浓缩型的局部牛市,在业绩提升的背景下相关个股股价大幅上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所谓的机构“核心资产”,而其他多数品种表现不佳甚至有不同程度的下跌———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上证指数最高涨幅达36%,见高于1783点,同期却有47%的个股逆市下跌。

  2004年一季度,不同品种的背离情况进一步加剧,“二八”现象升级为“一九”现象,机构投资者继续收缩战线,在核心的核心中“抱团取暖”,4月份市场见顶,指数急转直下,上证指数几乎是一口气持续调整至1259点。仅仅从现象看,过度背离的结果似乎就是调整;然而,这样分析恐怕过分形而上了。

  当时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市场受到严厉的宏观经济紧缩政策影响,特别是4月开始各项调控措施陆续出台,周期性行业业绩的可持续增长及稳定性逐渐被怀疑,资金随之退潮,引发大级别调整。目前环境与当时有较大差异,不论是实体经济或是资本市场,对于

宏观调控都有了更客观、深入的认识,在宏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预期下,机构投资者不断壮大的情况下,各方对市场的主要趋势继续向上已成共识;尤其是
股权分置
改革进展顺利,融资渠道随之畅通,新的大盘蓝筹股陆续登陆,接下来股指期货又将推出,笔者认为主要趋势不会被改变。

  背离的阵痛还会持续相当久

  和成熟市场相比,内地

证券市场中所出现的背离或者说是阵痛恐怕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简单来说,一些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品种还没有回归到合理价格,尽管绝对价格低却仍然享受着溢价。当背离加剧之际,市场的振荡也会随之加剧,尤其是恐高情绪可能将振荡区间进一步放大,短期来看,当大盘蓝筹股完成一段加速上涨之后,市场应有振荡整理的要求。

  舍弃与持有之间,估值至上

  笔者认为,从主要趋势来看,上涨依然是主旋律,但这并不代表着市场不会出现调整(详见11月8日B7版)。和熊市也会出现强劲反弹一样,牛市也可能出现杀伤力较大的回落,只不过,我们不必太主观地去臆断顶部究竟在哪里。当前最重要的事仍在于对投资对象进行合理估值,如果做不到的话,很可能被主力机构牵着鼻子走;节奏慢半拍尚没什么太大问题,如果完全踩错节奏那麻烦就大了。其实,市场的强弱只是表象,如果真的把市场机会当作随机轮动的话,那才是悲哀。且看看今年以来各指数叠加情况,是不是对小盘股能找回些信心呢?事实是小盘股的一低头,并没有改变其领先地位。

  因此,笔者再度强调,在市场主要趋势向上的背景下,投资者应着眼于评估投资对象是否物有所值,而不应将股本大小、是否是热点等因素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广州证券袁季)

  (姚晓帆/编制)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