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发烧”的地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1日 09:00 解放日报

  

11月4日,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上,集结了2.5万名英国民众,他们正在参与一场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布莱尔政府力促各国达成一项协议:将全球变暖程度控制在2摄氏度的范围内,并要求英国政府作出表率,通过新法律,逐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与此同时,有上千人聚集在美国大使馆门前,要求美国政府重新回到《京都议定书》。

  英国人对抗全球变暖,行动起来了!

  这与几天前英国发布的全球气候报告不无关系。一年前,英国财政部委托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进行调研,完成后长达700页的该报告被认为是“全球升温问题上最权威的报告”。报告用翔实的数据和研究证明:升温带来的经济破坏规模与重大战争和经济大萧条相比不相上下。

  其实,从世界经济论坛,到G8峰会,再到现在正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全球变暖的话题始终摆在世界最高层次会议的议事日程上。此次会议上,189国首脑的主要任务是协商出一个在2012年后接替《京都议定书》发挥作用的新条约。

  这样的重视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人类的“不自觉”,虽然有了《京都议定书》,但联合国最新的一份报告表明,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自新千年后,不仅没有削减,反而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上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中有23个曾经参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工作,而进入新千年后,仅有7个国家继续坚持这项工作。世界气象组织11月3日指出,去年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创历史新高。目前,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已经是65万年来的最高数字。

  我们所说的温室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和甲烷,适量的温室气体帮助维持地表温度,然而,温室气体过量,地表温度就会逐步升高———地球正在“发烧”!

  明天的明天的明天,地球还好吗

  看过电影《后天》的观众一定对影片描绘的可怕的温室效应灾难惶恐不已,但如果说这一切很有可能会真实上演,你会作何感想?

  不要以为是危言耸听!苏格兰著名的林克斯球场现在担忧的不是会不会没入水中,而是何时没入水中;美国蒙大纳州的冰川国家公园则面临名不副实的困境,25年内,公园内的冰川或许会全部消融;到2040年,亚马逊雨林可能化为乌有;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上升40厘米,海岸线后退上千米;未来200年,飓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率增长10倍以上。

  这只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缩影。

  更可怕的还在后头。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与30年前相比,土拨鼠的冬眠时间缩短了约3周;与20年前相比,北极熊变得越来越瘦,体质越来越差;山地松甲虫的繁殖周期缩短了,虫害吞噬着加拿大万亩黑松林;一些原本生存在温暖南方的物种纷纷迁徙北方,一些害虫却因为温暖而活跃异常,一些动物的基因序列也发生改变;如果气候异常持续下去,地球上的一半生物会从此消失。

  那么,作为高级生物的———人类呢?

  气候变化的破坏性严重在于它的不可逆转,在于即便我们立即停止破坏甚至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浓度的措施,似乎也无法回避“灾难”。美国气候专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认为,人类没有可行的办法来减缓海平面上升。即使遵守《京都议定书》,也不会大幅度改变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全球变暖趋势难以扭转。世界上最大的20座城市中有13座位于海边,可想而知,对它们来说,海平面上升将是一击致命。

  斯特恩的报告更详尽地描绘了全球变暖会产生的恶果。如果升温趋势不变,全球温度将在50年后升高2到3摄氏度。升温趋势如果继续发展,温度还将升得更高。南亚次大陆、中国部分地区及南美洲安第斯地区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大;印度次大陆、东亚部分地区和南美洲的冰川融化会导致洪水危害,淡水供应减少;东南亚、加勒比和太平洋岛屿的海平面上升,更猛烈的洪灾和干旱可能造成2亿人永远失去家园;在欧洲,2003年的热浪曾经造成3.5万人死亡,农业损失1500万美元,到2050年,类似热浪将成为家常便饭;在美国,随着海洋温度的升高,飓风风速将增加5%到10%,导致每年飓风造成的损失翻倍;加拿大、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农业产量增加,冬季人口死亡率下降,供暖需求降低。报告预测,环境恶化将导致粮食减产,尤其在非洲,届时将有数以亿计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每年全球还会有数亿人成为洪灾受害者。

  英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处在世界领先位置。英国哈德利中心的报告预测,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摄氏度,世界谷物产量将下降2000万到4亿吨,使4亿人挨饿,30亿人处在洪灾和没有饮用水的境地。气候变化对非洲的影响尤其令人沮丧。英国乐施会、新经济基金会、气候变化与发展工作组10月底联合发表报告称,与100年前相比,非洲大陆的气温上升了0.5摄氏度,某些地区的气温则上升得更多,如肯尼亚部分地区在过去20年里气温上升了3.5摄氏度。全球变暖会使非洲一些正在被解决的问题向恶化的相反方向发展,仅去年一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就有2500万人面临食物不足。

  不得不提的一个科学结论是:二氧化碳和气候变化有一种“正比例”式的影响,气候越暖,地球会释放越多二氧化碳,而更多二氧化碳则会进一步加快气候变暖。

  到了“杞人忧天”的时候了!

  温度,也是经济指数

  气温每升高一度,就等于把北半球的葡萄产区向南推进200公里,高温和阳光将增加葡萄果实的糖度、降低酸度、改变酒精度,使美味不再;美国阿拉斯加,1985年到现在育空河的温度上升了9华氏度,造成鲑鱼寄生虫迅速传播,育空河上游的捕渔业面临存亡危机;过去几十年里,南非洲地区马里的气温上升了2摄氏度,雨季缩短了1个多月,这也意味着水稻生长季太短以致无法产出标准稻米;冻土地带的通行时间从1970年的220天减少到现在的100天,海上航线需要调整,能源公司的勘探方式也一样……全球变暖迫使经济生活打破了惯例,经济指数也随着温度波动。

  斯特恩被认为是将气候改变同经济消费联系起来的第一人,他在报告中说,如果各国政府在未来10年内不采取行动遏制温室效应,那么全球经济增长将削减20%,付出高达3.68万亿英镑的经济代价,这将超过一战、二战和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衰退所付出的代价,而且还会造就2亿“环境难民”。当前,各国需要将国内生产总值总数的1%,约1840亿英镑,用于遏制全球变暖,否则付出的代价将是这个数目的5-20倍。

  气候对汇率也会产生影响。荷兰银行称,全球变暖可能有利于新西兰元,因该国水资源丰富,而澳洲和全球其他地区则面临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气候变化是现代社会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各个产业都需要适应这一变化。”西班牙一位环境部官员如是说。事实上,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调整方向盘,他们要尽快适应“把冷气机卖给爱斯基摩人”的新理念。今年炎热的夏季,加拿大魁北克的爱斯基摩人就为25名办公室职员添置了10部冷气机。

  壳牌石油的阿姆斯特朗说,“随着温室气体的顾虑导致政策上的改变,我们的工业在接下来50年可能会面临激烈的变化,因此我们愿意成为讨论的一席。”通用电气、英国石油、丰田汽车、联邦快递也在实践中发觉:保护生态环境于企业长远发展绝对利大于弊,应该纳入商业计划。比如通用电气开发的风力辅助驱动的低排放飞行器引擎和复合能源的火车引擎都获得了成功;联邦快递通过使用复合能源投递车来减少排放,除了成本上的益处,在用户心目中形成的良好企业形象更是多少预算都买不来的。

  美国能源公司Exelon的环境安全与健康部门副总裁海仑·豪沃斯说:“将来的世界会严格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现在就采取行动是很明智的,法令颁布的那天我们将受益匪浅。”相信这是很多未雨绸缪的企业的共同心声,前景是值得期待的,根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低能耗、低污染产业总产值将达到至少5000亿美元。很难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的GDP不会超过温室气体带来的危害。

  调控,运用经济杠杆

  斯特恩给出的数字是:世界每排放1吨二氧化碳,会造成至少85美元的破坏,而付出25美元就可以减少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样算来,减排绝对“划算”,而运用经济杠杆来打造“低碳经济”似乎更容易到达目的地。

  经济学给我们提供了解决全球变暖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提高针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税率。因为人们对价格总是敏感的,因此,价格及税收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指导性,提高温室气体排放的税率,会使行业、个人向低排放甚至不排放靠拢。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认为,开征环境税能够很好地引导企业减排温室气体,这是实现减排最经济、最清洁和最安全的途径,而且经济效益也显而易见。

  税费杠杆的使用一定需要政府全力支持。这其实是一系列支持环节的最终一环,前期的支持还应包含对减排方法研究的扶持、政策的倾斜等,在这些减排条件成熟后,政府最后从税率环节引导,自然水到渠成。

  英国政府就有此方面的打算。英国政府有可能在明年的预算中增加环保税,如提高公路使用税、航空燃油税,征收欧盟内部国家的航空增值税,并对浪费资源的电器征收特殊税等。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还致信欧盟领导人,建议到2020年将欧盟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目前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他还建议欧盟施行一种“购买信用”体制,强迫那些温室气体排放超标的企业购买排放额度,并将欧盟半数的生产企业纳入这个体制。

  全球头号温室气体排放国、2001年曾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经济发展”为借口,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美国会怎么做,也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所在。密西根大学教授安德鲁·霍夫曼领衔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并非无动于衷。“如果你要找气候正发生改变的证据,不要再去看后退的冰河,而要开始去观察变化中的市场。”在完成100题调查的31家企业中,90%预期美国政府很快就会设定温室气体的排放标准;67%相信这些法令将在2010年-2015年开始执行。《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甚至提议成立美国“第三党”,以挑战在环境问题上执行不力的共和党与民主党。

  好在州政府已经走在白宫前面。7月31日,加州州长施瓦辛格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洛杉矶签署了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合作协议,这是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后,第一次由州政府采取实际行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挪威政府也致力减排。挪威政府日前称,到2050年,挪威将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减少80%的温室气体排放。挪威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蓝德斯说,挪威将主要通过节约能源及捕获并埋存燃气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来对抗全球变暖。

澳大利亚总理10月23日宣布,政府已建立一项总额为5亿澳元的特殊基金,同相关企业和各州政府合作,投资研发新技术,生产更清洁矿物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控制全球变暖。

  努力不会白费,虽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会因为我们的措施而在短时间内改变。联合国报告显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断提高,但工业化国家2004年每生产1美元产品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比1990年下降了28%。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