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小型超市的同一种“表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 07:28 杭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郭峰)以国际流行色为店堂内墙面、货架主基调,全新设置的Logo标志,生鲜食品多了,时尚新潮的进口商品、小家电也多了……近来在联华超市滨江部分门店购物的顾客会发现,超市的购物环境、商品品类有了明显的变化提升。

  “从已改造转型的几家标准超市来看,变化明显,销售业绩比调整前提升了六七成。”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关人士反映。

  大卖场和便利店上下夹击

  标准型超市作为最早在城市里发展起来的连锁业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杭城快速发展。面积一般为600平方米至上千平方米左右,分布于各大居住区周边。杭州地区光联华超市就约有60家,还有一些华联、三江、人本等外地来杭发展超市。然而经过近年大卖场开店热及小型社区便利店的越开越多,处于两者中间业态的标准超市受到上下夹击,处境艰难。如有的小超市开业不到一年就关门,昙花一现;两年前进入杭城的人本超市一度开出8家连锁门店,去年也淡出人们视线;以经营标准超市为主的华联超市近期也有传闻,由于业绩下滑将被百联旗下的兄弟公司联华整合掉。

  业内人士分析:标准超市相对于现在的大型综合超市,商品价格相对较高,同时由于经营面积相对较小,商品品种不如大型综合超市丰富,难以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的要求。因此,对于价格敏感的主力消费群(家庭主妇等),倾向于到大型综合超市购物;而在杭城24小时便利店网点已多达数百家,这对注重便利性的那部分快速消费人群,无疑又倾向于就近进入便利店购物。因此“标超”从某种意义上讲,已陷入两头捞不着的窘境。

  未来的3—5年内,大卖场在全国主要城市仍是发展最迅猛、竞争最激烈的竞争业态。尤其是内资大卖场,面临外资零售商的强大竞争压力,盈利的培育周期势必拉长。大卖场正面冲突的加剧,无疑是对“标超”业态最沉重的正面打压,最终将迫使“标超”走上重新整合及转型之途。从杭州来看,市区的大型超市就有20来家,到2007年大型超市将达到30家左右。如以沃尔玛为首的外资超市正加紧扩张步伐,杭城超市也有越开越大之势,动辄5万平方米以上的超大型超市也将不鲜见,这样一来,一些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的超市更是相形见绌。

  标准超市生鲜货品变多了

  标准超市既无规模优势,也没有便利店的灵活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效益日显低下。业内人士分析,从去年底开始,杭城标准超市已进入首轮转型潮,只不过一些超市关门转业的是无奈之举。从杭城超市数量占据大头的联华来看,今年也开始对标准超市逐步转型。按照联华集团业态分类,分别有世纪联华、联华、快客便利店三大类。其中“联华”即为标准超市。

  据介绍,联华“标超”转型调整也是联华集团的统一计划。如联华上海“标超”在门店转型过程中,尝试打破传统的“生鲜食品:常温商品:工业品品种为2∶5∶3”的比例定律,大胆扩充生鲜经营品类,丰富经营品种,将生鲜产品的比例提高到40%以上,部分商圈门店更是超过50%,更贴近了居民消费习惯。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联华上海转型门店生鲜销售平均占比为40%,生鲜销售平均增幅高达70%。杭州联华华商集团介绍,杭州联华“标超”的转型也基本遵循这一规律,主攻方向是功能性转型与品牌调整的转型。转型分为三类—高端、生鲜、社区便利型等,具体经营模式将视标超门店的具体位置而定。从一些新兴小区超市门店的转型看,提高了生鲜销售比重,直接吸引消费者增加日常购买频率,提高了进口食品、小家电等销售比重,提升了超市商品档次,也带动年轻、时尚消费者的加入,有效促进销售额的提高。

  “其实,标超还将有较多的生存空间,因为未来的城市消费者将更多地追求时间和便利,大卖场眼花缭乱的商品、长龙一般的结账队伍,都非常耗时。而身边的便利店虽然网点密集,但是可以选择的商品种类有限,价格偏高,这些都给标超,尤其是社区类综合性超市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面对市场的变化,商家需要有扬有弃进行调整,才能得到专注的目标市场,其中也不排除关掉一些位置相近、定位重叠的门店”,业内专家这样认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