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与众不同的峰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9:29 中国经济时报

  ■汪勤梅

  2006年11月3-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成功召开,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因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与众不同。

  世界上一些大国与非洲国家之间早就建立了峰会机制。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个又一个英、法殖民地纷纷独立。1960年代,法国主动同一些非洲法语国家领导人不定期地举行会议。后来在法国的倡议下,首届法非首脑会议1973年在巴黎召开。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和峰会召开,与其他大国同非洲国家峰会有着截然不同之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的背景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均共同面临经济全球化挑战和发展民族经济的重任。为进一步加强在新形势下的友好合作,促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部分非洲国家首先提出建议;而中国政府在平等互利和相互磋商的基础上,倡议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得到了广大非洲国家的积极响应。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同样是中方积极回应非洲国家的提议,将2006年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提升为中非领导人峰会,而且在峰会正式召开之前,中非双方始终坚持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经过双边和多边就各项重要内容进行沟通研究后达成一致,无任何强加于人的事情发生。

  中非双方始终坚持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中国政府反复强调尊重非洲国家和人民对制度和道路的选择。而当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西方大国纷纷召开与非洲国家的峰会,有的大国召开“民主化专题会议”,致力于在非洲建立多党民主制,把峰会作为推广民主化经验的大好机会。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不尚空谈的原则。有的西方与非洲国家的峰会明确规定实行“三不”:不设特定议程,不通过决议,参加国也不承担任何义务。规定与会国家领导人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磋商。峰会成为一种清谈会,或是某些大国对外政策的宣讲会。

  中国珍视中非友谊,始终把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当作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成立6年来,中非在各领域的合作得到新的、长足的发展。中非商务、文化、旅游、留学等各类民间交往活动蓬勃开展。

  在这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年)》。胡锦涛主席明确提出中国政府将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合作等5个方面加强同非洲国家合作,并将采取措施付之于行动:即扩大对非洲援助规模,到2009年使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比2006年增加1倍;今后3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3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20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为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基金总额逐步达到50亿美元;为支持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和一体化进程,援助建设非洲联盟会议中心;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把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商品由190个税目扩大到440多个;今后3年内在非洲国家建立3—5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今后3年内为非洲培训培养15000名各类人才;向非洲派遣100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在非洲建立10个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非洲援助30所医院,并提供3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帮助非洲防治疟疾,用于提供青霉素药品及设立30个抗疟中心;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愿者;为非洲援助100所农村学校;在2009年之前,向非洲留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由目前的每年2000人次增加到4000人次。

  峰会期间,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内,中国有色矿业集团等11家中方企业与非洲国家企业签订了14个合作协议,共计金额约19亿美元,项目覆盖基础设施建设、通信和技术设备出口、资源开发、金融保险等领域,涉及埃塞俄比亚、埃及、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佛得角等11个非洲国家。

  这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圆满召开,为中非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明确了原则和方向,并充实了活力,这次峰会不仅符合中非双方利益,而且有利于增进发展中国家团结互助和联合自强,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和谐发展。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