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北林区西长发镇人人都是“消防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9:28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文天心

  在农村,防火是大事。绥化市北林区有个西长发镇,这里的防火工作,群防群治,极具特色。

  11月7日下午,从绥化市区西行40公里,来到这个位列全省十大乡镇之一的西长发镇,记者的第一感受是这里的消防宣传气氛十分浓烈。路旁,围墙上刷的消防标语口号很醒目;村里的广播正在提醒村民们注意大风天小心用火用电。这里的干部群众把防火工作视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不敢有丝毫放松。

  “七户联防”安全你我他

  双发村,下占山家。记者看到,在他家门边的墙上贴下《防火须知》、《七户联防责任制规定》等文件,还有一个蓝色的名片大小的《上岗证》。他告诉记者,他是七户联防组成员,当轮到自己上岗时就要佩戴《上岗证》。

  搞七户联防,就是以联防小组组长居住地为中心,把自己家的左邻右舍组织到一起,一个星期7天,一天一户负责巡逻。

  “七户联防”,用“看、管”的办法强化联防责任。看,对村民日常防火情况进行巡视,春防、冬防、农忙季节和夜间看护是重点;管,对联防组内村民住宅、院落、柴草垛和日常用火、用电、用气进行管理检查,尤其是大风天。

  消防宣传,妇孺皆知

  西长发镇的大会议室是一个“多功能厅”,镇里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室也设在这里。走进“多功能厅”,记者注意到,四周布满了消防宣传图板,重特大火灾警示、村民防火公约、防火检查制度、柴草垛管理办法等内容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在桌子上,摆放着各种消防知识读本,还有灭火器的使用常识。

  西长发镇“因势利导”,在各村组织了妇女督导队,村妇代会主任当头,选几个责任心强、能说会道的妇女,在春防、冬防期间,走街串户找妇女谈话,把易懂易接受的防火常识和逃生自救方法教给这些妇女,这些在家说了算的妇女又把学到的东西教给自家男人,村里人把这个妇女督导队称为“嘟嘟”队。这招还真挺管用,妇女串门中就把消防知识普及了。

  西长发镇“瞅准机会”,教上学的孩子们消防安全知识,每个学期每个班级消防安全教育不少于6课时,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老师包班级,学生包家长,“小手拉大手”,普及全镇人。

  群防群治防大火

  西长发镇的民办消防队有2台消防车,配备了常规灭火器材和装备,安装了接警电话,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村民们心里多少有了底。这个民办消防队应对小火小灾没啥问题,有时采取的“土”办法还挺管用。有一年冬,村边的柴草垛起火,风大,极易烧成连片。镇消防队想出一招,把毡布用水浇湿后,盖到起火的草垛上,很快,火就灭了。现役的消防官兵闻知后,说这招叫“窒息灭火”,称群众有智慧。

  除了镇里的消防队,各村还组建了义务消防队。村治保主任或村民小组组长当队长,青壮劳力当队员,水罐四轮车成了小“消防车”。6级以上大风天义务消防队集中待命,以村广播为令,一有情况,立即行动,风不停人不撤。一旦发生火灾,进行初期扑救、控制火源。

  在西长发镇,所见所闻,让记者深感这里的消防工作扎实、有效。绥化市消防支队吴文海支队长称,多年以来,西长发镇始终把防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建立起了政府牵头组织、部门协同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火灾防控体系,为当地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