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为基 张弛有道 苏州金龙有效协调数量和质量的矛盾,逐步走向国际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7:31 中国质量新闻网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趋势,中国企业如何寻求一条凸显自身竞争优势的发展道路?虽然很多企业仍在探索,但其中已经有不少企业取得了值得借鉴的经验。近期在客车业界引发关注的苏州金龙就是其中一家。这家企业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忘及时控制发展速度,修炼内功,并在与国际公司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以500辆订单成功在中东市场获得关键突破。那么,这家代表中国客车先进水平的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是如何进行张弛有度的发展规划的呢?

  近年来,受国内大中城市公交车升级换代和旅游持续增长以及客车出口迅猛增长的影响,苏州金龙保持每年50%的高增长速度,一直是主流客车企业的翘楚。今年1~8月,苏州金龙也是以42%的增速不断发展,但相比以往的增速,并未引起行业的强烈关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日苏州金龙以500辆海格客车出口卡塔尔服务第十五届亚运会的举措,则成为近期备受中国客车业关注的热点新闻。

  通过采访,笔者了解到:对于增长速度,苏州金龙是有意而为、刻意控制的。“当企业过分追求量的增长时,必然会以一种浮躁的心态对待产品品质和价值服务体系,发展的隐患也会在高速增长的掩盖下被模糊,以至成为顽疾,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苏州金龙高层负责人表示,为防止企业牺牲产品质量,超速增长,苏州金龙决定将年均50%的增长曲线下压,把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提升为企业关注的重点。“产品结构的改善、品质的提升、品牌的打造,将使苏州金龙的“肌体”更符合市场发展的节奏,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上形成持续的差异化的

竞争力。”苏州金龙营销副总经理徐建忠说。

  目前在苏州金龙,围绕“安全为本”,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为契机,企业让所有员工和管理者关注和梳理自己的行为习惯,自己诊断问题症结,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强调健全服务体系,减少服务节点,以最快的速度服务于用户。

  为了把产品质量控制前移,苏州金龙推行全员过程互检制度。为了使该项制度有效执行,公司将经营目标细化为12项结果指标和33项过程指标,并层层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实施过程中他们按照责任落实到位、压力传递到底的原则,使考核指标与员工个人效益工资直接挂钩,将市场外部竞争效应内部化。仅今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就实施客车产品优化改进项目120多项。

  在企业生产体系不断完善的前提下,苏州金龙也没有放慢国际化发展步伐。不久前,苏州金龙以出色的产品品质和快速反应能力赢得了卡塔尔客户500辆海格客车的订单。由于这笔订单金额高达3亿元、且是在与德国奔驰等国际知名客车公司的较量中胜出的,因此也被中国客车业界视作中国客车全面进入中东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事实上,批量订单大、出口品种多、区域较集中已成为苏州金龙近年来海外出口的显著特点。据悉,2005年苏州金龙出口额为1500万美元,今年前9个月合同出口额已达到8000万美元,同比增长433%,产品出口到俄罗斯、阿联酋、加纳、智利、

马来西亚、新加坡、叙利亚、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国际化发展思路,苏州金龙运营副总经理黄书平说:“和国际知名企业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实现品牌国际化,才能形成国际化的强势客车制造企业。像奔驰这样的企业,他们不需要和客户谈品质,直接谈价格就可以了,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这种国际品牌影响力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业内人士评价,在张弛之间,苏州金龙完成了企业发展的精细化耕作与国际市场的节节胜利,由内而外保持了企业健康发展的态势,这也是很多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可借鉴的经验。

作者:王 静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