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大取证难 供应商敢怒不敢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6:3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下周三实施。本报昨日刊登的《绕过新规 进场费变身选位费》一文,揭开目前不被新规允许的收费正悄然变身的内幕后,供应商纷纷打进本报热线大倒苦水,有供应商表示将退出卖场。

  有供应商退场或自建渠道

  在昨日看到本报的报道前,饰品供应商谢先生接到了一个电话,卖场通知他,“返点要从30%提高到60%。”

  考虑再三,谢先生决定退出这家合作了一年多的卖场。谢先生告诉记者,按照新的返点比例(60%),再加上他的公司要缴17个点的

增值税,以及员工的返点(一般是两个点),“卖100元钱,自己只能拿21元,还没扣除进货成本!”

  谢先生觉得这样的比例他没办法做了。谢先生销售装饰品,他算过一笔账,卖场逐年增加各类收费项目,以前他销售100元的产品的回款率是58.6%,而最近回款率是36%。

  “现在已经和卖场谈了,我们马上要退出这家卖场。”谢先生向记者透露,他已经选好一家不收进场费的卖场,不过他担心,进去以后,卖场会逐步增加其他各类费用。

  事实上,昨天打进本报热线反映的问题,也集中在卖场通过向供应商收取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将应由自身承担的经营成本转嫁,使供应商不堪重负。有多位供货商表示,希望寻求到新的渠道。

  “零售商处于强势地位是不争的现实”,昨天一家家电供货商的成都分公司经理分析,零供关系紧张,将促使供应商自建渠道。据介绍,他所在的电器公司已经开始在四川铺设网点,直接面向市民销售。

  据记者调查,一家空调厂商已经在川内建了20多家门店,而目前正计划建设更多的门店。不过上述经理分析,一些小公司自建渠道根本不现实,同时也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

  据记者了解,目前有供应商采取变通方式应对与卖场合作,“去年和商场直接合作,交各种费用,我亏损了30多万元。”一位快销品供应商告诉记者,目前他选择了两个经销商合作,经销商代理了多个品牌,和卖场谈判时比较有话语权。这相当于供应商的一种变相结盟。

  “零售商简直太强势了”

  “零售商简直太强势了!卖场组织我们开会时说,早就看到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可他们一点都不在乎。”昨天一位不愿意公开真实姓名的供应商表示,他所在卖场的管理人员根本不担心新规的实施,原因是眼下渠道为王,供应商要依靠零售商实现盈利,供应商“敢怒不敢言”。

  “你们(供应商)可以去告,而且打官司,商场肯定输!”上述供应商转述了所在卖场经理的话。但这位供应商说:“我们怎么可能去告?市场上的各个卖场基本是互通的,告赢了一家,我们的货还怎么铺?”与这位供应商相同,昨天多位打来热线的供应商不愿意透露姓名,避免与零售商正面“为敌”。

  此外,取证不易也是让供应商头疼的问题。目前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的费用分合同内和合同外,昨天有供应商向记者透露,多数时候,合同外的费用一般没开发票,即便开了发票,零售商也会采取各种方式收回去。

  多位供货商向记者称,《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实施以后,那些规定不能收的费用名目肯定没有了,但卖场肯定会提高其他的可以收费项目的标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进,关键是没有其他的渠道。”多位供应商告诉记者,多数零售商的盈利模式都已从以前的租赁场地变为收取销售返点,在和供应商谈合作时,都要求供应商保证一个销售额,并确定一个返点的比例,“如果没达到销售额,供应商先要自己掏钱补上,然后再扣点。”

  揭秘

  供应商被逼提高“标价”

  供应商张先生告诉记者,“我们(供应商和零售商)的矛盾一直都很大,大家都想多赚钱,可现在的情况是,零售商逼着我们把价格提高,最终是消费者在为卖场做贡献。”

  张先生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利润,只有将产品的定价提高,“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他以100元的小商品为例,根据他和卖场的协议,卖场拿走30%作为返点,除去成本,张先生能赚20元。卖场为了提高影响,搞买100元的货送100元的消费券。搞活动时,卖场按50%~60%要返点。为了赚钱,张先生采取的办法是直接将本可以定价为100元的商品定价为200元,平时商场不搞活动,则5折销售,能赚20元,但搞活动时,就按定价200元销售,卖场拿走了一半多,张先生和原来赚的钱差不多。

  答疑

  卖场违规该向谁投诉

  马先生:我是商场供应商,很担心这个《办法》是否能真正执行。如果以后再有违规,应该向谁投诉呢?我们到哪里举报?

  记者:根据《办法》明确规定,各地商务、价格、税务、工商等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本《办法》,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对涉嫌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查处。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对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行为实行动态监测,进行风险预警,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向上述部门举报,相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予以查处。

  本报记者 张小军 实习记者 张亦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