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企争攀海外“高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3:53 深圳商报

  关注2006民营企业对话世界500强

  突破发展瓶颈走出“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新模式

  温州民企争攀海外“高亲”

  【本报讯】“温州99%以上的企业是民营企业。”这是温州老百姓口头颇为自豪的一句话。改革开放以来,以民营经济发展为主要驱动力的“温州模式”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一具有鲜明地域和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曾经全国瞩目。在“2006民营企业对话世界500强”前夕,记者在当地采访发现,温州民营企业“千方百计”争攀“高亲”。与美国通用电器、意大利杰尼亚、瑞士汽巴精化等世界级产业巨头合资合作,崛起“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新发展模式,这一新“温州经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以民引外,民外合璧

  众所周知,温州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企业产权制度明晰、经营机制灵活等特点,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资金的内源性。但正由于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仅仅依靠民营企业自身封闭发展,很难在短时期内突破技术、管理、制度和理念等瓶颈制约。怎么破局?一度走在全国民营经济发展前列的温州,遇到了新的挑战。

  “我们很快明白,温州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引进外资,借助外力,而民营经济是温州的最大优势,也是温州招商引资的主力所在,提出和实施‘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成为温州的必然选择。”温州市外经贸局局长刘周晰如是说。精明的温州商人也很快进入了角色,积极获取外资带来的技术、管理、制度、理念和国际销售渠道优势,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和国际

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

  这一新的发展模式,用刘周晰的话概括说,就是依托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通过吸引外资,推动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提升,形成民外比翼齐飞新格局,打造出温州经济发展“双引擎”。它为“温州模式”赋予了新内涵,为温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初步探索出一条实现发展模式转型与提升的途径。

  曾经陷入困局的温州民营企业逐步走出了困境。目前,温州全市“民外合璧”企业已达930家,总投资45.72亿美元,合同外资13.46亿美元,实际外资8.84亿美元,温州的民营企业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争攀“高亲”化蛹为蝶

  温州莱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3200万美元,引进国际再应用薄膜最先进、最环保的德国AppliedFilms公司的生产线,生产可降解环保产品真空镀铝纸,做到生产线和产品双环保,产品为国际酒业巨头提供配套。在温州,像莱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采取这样的方式与跨国企业合作的还有很多,这一模式被温州人形象地称为“腾笼换鸟模式”。

  浙江三帆明胶厂则另辟蹊径,“结攀高亲”,和世界明胶业巨头法国“罗赛洛”合资运营。在没有增加一亩地、没有新建一平方米厂房的情况下,两年时间技改投入4000多万元,产量、销售额翻番,2005年该公司的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3亿元,上交税收865万元,今年预计销售可达2亿元,实现税利4500万元。生产的明胶产品销售价格从以前每吨2.1万元提高到4.5万元,而且供不应求。受“罗赛洛”影响,平阳、苍南一带的明胶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同行业中的知名企业,相继与德国嘉利达公司、比利时PB公司合作,世界明胶业三大巨头“会师”平阳,温州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明胶业生产基地。

  “除了以上两种模式外,我们还有很多民营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拿出绝活,各出‘新招’,纷纷争攀‘高亲’。”刘周晰说,“他们还创造了整体合并模式、品牌联合模式、技术引进模式、管理提升模式、借助外脑模式、借梯登高模式、借壳上市模式、合作研发模式。”

  通过与世界级产业巨头合资合作,与境外跨国集团、国际著名企业进行资本对接、品牌对接、技术对接、渠道对接,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温州的民营企业摸索出了多类型、多形式的“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新路子,形成了令专家学者企业界关注的新温州发展模式。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