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布最新石化产业预警信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 08:44 保监会网站

  这已是本年度商务部第三次通过这样的形式对石油和化学工业提出内部预警信息。11月1日,由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主办的“2006年三季度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损害预警信息通气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副局长宋和平在报告中,分析了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贸形势,通报了三季度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新增的反倾销案件产业损害调查与裁决情况,介绍了当前中国产业安全数据库扩容项目的进展情况。商务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会议每个季度末都会召开一次。有时会根据行业阶段性的特点,确定不同的主题和会议方式,适当扩大会议规模、参会人员的范围,获得更多的宏观经济信息。本次会议就特邀了社科院亚太所的管清友博士做了《世界能源格局和中国能源安全》的专题报告。但会议的核心工作是保持预警工作信息沟通。有关人士介绍,这是商务部多年来所致力于建立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系统工程的一部分。2003年7月,商务部委托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开展《重点化工产品的产业损害预警信息监测》课题研究工作,目的是了解重点敏感化工产品国内外生产、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及如何影响、反映重大突发事件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并分析国内化工产业的竞争力状况。此后,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联合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化工和中国化工协会等单位,建立了工作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政府、企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结合各自开展的产业损害预警工作,探讨预警工作方式,确定敏感产品,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判断预备警趋势,评估预警效果,前瞻性地提出预警预报。至此,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基本完善。而此前,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已经在钢铁、汽车、化肥等三和行业建立了同样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关于外资对中国有关产业的影响近来开始频繁的出现在产业损害调查局的预警报告中。资料显示,在更多行业建立并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是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的主要职能之一。该机制的建立,被认为更有利于监测分析国际经济发展变化及进出口异常情况对国内产业竞争力的影响。[][41]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