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尔森姗姗来匆匆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 07:44 经济参考报

  11月7日下午1点30分,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会议厅大门打开的一瞬间,近200人蜂拥而入,其中有学生、学者,还有众多媒体记者,本来很宽敞的会议室一下子被填得满满当当。这些人,都是为了听一位重要人物的演讲从京城的四面八方赶来的。

  下午2点整,一台台摄像机都架了起来,摄影师不时地和身边的人交涉:“朋友,劳驾往旁边挪一点好吗?你的头挡住我的镜头了。”摄影记者的吃饭家伙——照相机也都装好了镜头,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抓拍演讲者出现的画面;文字记者比这两类记者要悠闲一些,但也都在会议室内抢占了有利位置,拿出笔,摊开笔记本,或者从包里掏出一些材料仔细阅读,显然是在抓紧时间提前做“功课”。他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即将出现的演讲者——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

  像所有重要人物的出场一样,曼德尔森也不出大家意料地比原定时间晚到了一会儿。大约下午2点15分,当这位关键人物终于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时候,摄影记者们条件反射似地纷纷拥了过去,举起了照相机……一时间,闪光灯晃得让人睁不开眼。

  这虽然是曼德尔森第四次以贸易代表身份访华,但人们,尤其是新闻界对他的关注热情却丝毫未减。上月24日,曼德尔森主持发布了首份欧盟对华贸易战略文件《竞争与伙伴关系——欧中贸易和投资政策文件》。对于这份文件,有外电评论说,对中国非常“严厉”,尤其是其中有关“对话解决贸易争端失败时将诉诸世贸争端机制”的提法。现在,大家都希望曼德尔森对此能有些说法。

  曼德尔森没有让人失望,一开讲就直奔主题:当前的中欧贸易。

  “中国现在不仅要在关键政策领域承担新的责任,也应该在WTO和全球开放贸易体系中显示出强有力的领导能力。”曼德尔森说,“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一个日益强大和稳定的中国总会让欧盟受益。欧盟与中国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中国需要欧盟这个贸易伙伴,欧盟也需要中国的有利贸易政策。”他表示看好中欧贸易关系的前景。

  与此同时,曼德尔森也表达了他的一点“不满”。他说:“作为WTO的正式成员,中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帮助主导多哈会议中的WTO谈判,比如进一步开放市场和维护公平贸易的环境。”

  谈到目前的中欧贸易,曼德尔森说:“就欧盟自身而言,我们现在不得不(对中国)实行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中欧将就贸易等问题继续展开讨论。中欧(贸易方面)的挑战在于如何在相互竞争中保持合作关系。”

  演讲一完,没有给记者任何提问的机会,曼德尔森就在周围人员的保护下从安全通道退场了。


 本报记者 方烨 实习生 陈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