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企业“走出去”观念不够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 06:47 大洋网-广州日报

  

王恒岩文/图 记者陈穗华、林琳

  近日,澳大利亚投资署正式成立,中国区首席代表王恒岩在记者独家专访中提出,“现在企业正面对产品国际化的需要,应该大胆地把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一些国家当作‘跳板’跳到世界市场上。”

  投资增长100%~130%

  谈及近十年来中澳经济的合作,王恒岩表示,中澳互补性很强,10年中产生了巨大的互相促进作用。虽然中国企业到

澳大利亚投资的总量没有美国日本多,但增长幅度却最快。最近一年中,中国企业投资澳大利亚的增长速度达到100%~130%。目前,中国企业投资澳大利亚集中在
能源
、中草药等领域。

  近几年,澳大利亚先后获12个诺贝尔医学奖,研发人才和研发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为医药企业设立研究中心提供了先决条件,令中草药成为中国企业投资澳大利亚的重点项目。

  广州产品需要走出去

  王恒岩鼓励中小企业投资到澳大利亚。他说,澳大利亚的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这就决定了中国中小企业不必担心会被“吞”,而能与本土企业有平等合作的关系。目前中国内地市场饱和,产品、技术寻求突破。大多数企业之前的做法是利用香港设立分公司,从而让产品“走出去”。但毕竟香港的能力有限,为了寻求高新技术、新的市场,不同的企业、项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新的考量。

  他还特别提到,澳大利亚逐步重视中国南部企业的重要性,投资署希望能在中国的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找到商机。谈到广东企业时,他表示,广州企业与深圳企业相比,以“内向型企业”为主,对“走出去”无经验。他鼓励广州企业能摆脱较为保守的思想,令产品逐渐“国际化”。

  善于利用本土咨询业

  投资澳大利亚并非完全无风险,也有部分国内企业在投资上栽了跟头或走了弯路。王恒岩认为,中澳两国在文化、法律上存在不少差异,有的企业把中国的成功经验照搬到澳大利亚,有的可能碰巧成功了,但大部分都至少要摸索上一两年,损失了大量的资金和机会。

  中钢的经验让王恒岩甚为推崇,该企业选择了澳大利亚最知名的咨询公司作为自己投资的“入门老师”。

  另外,王恒岩还提醒说,企业投资前要确定是否需要寻求合作伙伴,并要对对方作最详细的背景调查;要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并要雇用专业的人员。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