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是一种消费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 09:29 中国经济时报

  ■翟春阳

  关于“包机扶贫”一事,从《南方都市报》报道中看,矛头的指向很明确——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中组织的这次“手拉手西部行”扶贫活动,因其中颇多“强迫”的成份而难脱“假扶贫之名行谋利之实”的嫌疑。而随后舆论的反应却不免稍嫌过度,都将焦点集中在“包机”与“扶贫”之间的强烈对比上。

  “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有评论反用这个典故,指“包机扶贫”是给贵州人送“鹅毛”,讽刺之意显而易见。这让我对“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这句人人皆知的话重新做了一番思考——“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包含有两个判断,“礼轻”是一个判断,“仁义重”是另一个判断,而后一个判断是终极判断。这似乎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重表面轻实质的一面,但中国还有一句话叫“见善若惊”,其所体现的道德价值尺度正与“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相仿佛——面对“善”,哪怕极微小的“善”,人人都应该心生敬意并给予褒扬。鹅毛虽小,依然有其“重量”,依然不失为“善”,如果我们斤斤计较于“礼轻”,进而质疑其“仁义”,那么最终是连“鹅毛”也不会有人送了。

  是“扶贫”还是“豪华旅游”?这样的质疑似乎一针见血,直指人的灵魂深处。但我以为,如此“一针见血”的批评要慎用,因为它只会使人的心灵受到伤害而根本无助于灵魂的升华。而如此“一针见血”更不过是扎错了地方而已,扎准了倒不一定会“见血”——道理是如此简单,坐飞机出行如今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出行方式,从贵阳到各地、从各地到贵阳的民航班次每天络绎不绝,乘客中间有人是因为公务,有人是因为旅游,有人是因为会情人,有人则只是为了吃一道久违了的地方菜……做什么都行,为什么单单不能“扶贫”呢?难道一与扶贫沾边,别说坐飞机,就是身上穿一件干净点的衣服也是一种罪过吗?

  是的,确如一些批评所说,“扶贫”并不一定非要从深圳跑到贵阳,果有扶贫之心,把2000块钱直接寄过去,何其方便快捷!这样的批评当可令被批评者哑口无言,但这样的批评又将导致怎样的结果呢?被批评者真会将2000块钱直接寄过去吗?

  并非市场经济社会所特有,“慈善”包括“扶贫”更多时候是作为一种“消费品”而存在的。人们为何要“消费”?是为了求得某种心理与生理的满足。慈善亦然,人们之所以“慈善”,并非单方面的给予,而是一种“交换”——以慈善交换形象、名声,这是一种看得见的交换;以慈善证明、发泄自己的爱心,所谓“自己为自己感动一次”,则属于不明显的交换。当然并不是所有“慈善”都如此,人世之间确实有“至善”,但也毋庸讳言,绝大多数人还都达不到“至善无私”的境界,不许慈善中有“交换”,慈善就将难以为继。

  如果承认“扶贫”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消费品,那么就应承认,“扶贫”作为消费品可以有很多形式;扶贫者作为消费者,对消费品的形式与内容可以有很多要求;而想要人们更积极地参与扶贫,也就要在提供扶贫这种消费品时保持多样化并不时推陈出新。就以“包机扶贫”这件事来说,将2000块钱直接寄过去固然方便快捷,但这样的消费过程无疑太短暂了,而且也明显缺少趣味性与切实的参与感;即使是从“教育人”的角度看,直接寄钱与让孩子亲眼目睹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让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亲密接触,在教育效果上的差别也是显而见的。

  是“扶贫”还是“豪华旅游”?其实倒不妨把“扶贫”搞成“豪华旅游”(公款除外),把贫穷作为一种特别的“旅游资源”来开发。而另一方面,与其说社会普遍缺少爱心、缺少社会责任感,不如说是可供社会消费的慈善消费品太少、太单调——除了捐钱之外,实在并无多少事可做、做得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