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朔里煤矿:科学发展煤炭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 09:29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王永群

  朔里煤矿地处安徽省淮北平原,是淮北矿业集团公司14对矿井中的一对,1971年建成投产。朔里矿累计生产原煤5200多万吨,上交国家利税13亿多元,先后获得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部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等50多种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走近朔里煤矿,600多亩林木郁郁葱葱。据介绍,这些林地在朔里塌陷区复垦地中只占一小部分。该矿按照“宜农改田、宜林植树、宜水养殖、宜工办厂”的原则,已累计复垦造地1524亩,相当于再建一个新朔里。

  地面是园林、地下是煤炭,绿色与黑色,200米海拔将两种不同产业色系统一起来。事实上,朔里矿在不断刷新记录的同时,以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吸引着各界关注的目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朔里矿提出“二次创业”目标,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出更高要求。

  标准化打造安全型矿井

  “‘十五’期间,朔里矿百万吨煤死亡率控制在0.2以下,各类事故及‘三违’现象大幅度降低。井下连续实现安全生产4年,创建矿以来安全生产的最长周期。并在淮北矿区首批建成“四级安全培训基地”,被授予安徽省安全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同时还建成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及集团公司安全管理“示范矿井”。”朔里矿书记葛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数家珍。

  作为高危行业,安全是国内外煤矿行业的生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 、安全与稳定的关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据葛侃介绍,朔里矿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十五”期间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主线,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科学推广运用“安全确认”、“安全过程控制法”等15种先进管理方法,建立并完善了隐患排查、整改、报告制度,初步建立闭合的安全管理体系。抓好“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工作重点,安全基础条件得到新的改善,矿井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培训力度,职工综合安全素质明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朔里矿将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基础上,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矿长沈掌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淮北矿业集团有关领导告诉记者,朔里矿安全工作在集团公司的生产矿井中一直列于第一方阵。安全对于煤矿来说是一项科学、系统性的工作。据介绍,朔里矿建立的诸如制度建设、重大安全问题、意外事故防范等基础性的技术管理体系比较完备,这些都是管理问题。如何将规范的管理上升到人的管理,促使每个工人行为不违章、采用科学技术是朔里“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也是全国煤矿业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重点。

  据沈掌旺介绍,朔里矿通过加强“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科区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基层建设;加强能力培训,促进安全素质提高,扎实基本功建设” 三项建设,坚持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龙头,通过严格的定标、贯标,使生产的每一道工序、每一步操作都按标准有序地进行,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运转安全。凭借“示范科区”和“示范班组”建设,加强科区班组的组织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促使安全生产管理重心下移。通过强化培训,使管理人员和职工具备安全基本知识、基本安全素质和基本安全技能,提高了决策层的安全决策能力、管理层的执行能力和操作层的操作能力。最终目标是在职工中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紧抓安全工作薄弱环节,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最终实现人的行为标准化,达到矿区长治久安的目的,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推行精细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朔里矿井田面积约23平方公里,可采煤层4层,煤种以贫煤、瘦煤为主,煤层顶底板岩性为泥岩,煤层松软系数为0.5至1.0,属典型的“三软”煤层。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创新,矿井产量逐年攀升,效率不断提高。近年来,朔里矿产量一直稳定在200万吨/年左右,原煤工效在7.0吨/工以上。可持续发展与内部管理是统一的整体,煤矿企业尤其如此。在日益趋同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形势下,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决定必须以精细化管理为依托,强化内部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层次,提高发展质量,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根据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十一五”规划,未来5-10年内,是集团公司做强主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朔里矿推行精细化管理,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现有各项工作进展看,朔里矿已经具备了管理再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朔里矿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煤质管理体制不断改进和完善。现代化选煤厂的建成,为朔里提高煤炭质量、提升企业市场

竞争力提供了重要保证。高岭土规模化开采步伐的加快,为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资源保障。

  “从今年8月份开始,朔里矿初步确定了推行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与重点,至于如何在管理中体现精与细是量化问题。”沈掌旺说,朔里矿的作业标准、操作标准原来比较完善,但不是太细,因而需要量化。按照朔里矿的设计,细化重点将在标准的完善与落实上,具体实施分三步走:首先通过培训、宣传与教育,使职工树立精细化思想,这一步朔里矿已贯彻试行了。其次是通过体系设计和构建,将原来的4E标准细化,制定358个岗位标准,通过制定、完善,再制定、再完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循环往复。对标准实行动态化管理与建设,不断完善闭合循环、完善职工4C2S行为体系,将标准提高到更高层次。最后,完善质量技术标准化体系,将标准体系、市场化体系与考核体系纳入一体化设计,推行内部市场化,保证标准公正、公平、合理。

  创新平台“四两拨千斤”

  淮北矿区职工杨杰同志始终与“勤奋、敬业、创新、贡献”等联系在一起。“干这一行,就应该让机器转起来、转得更好。”面对记者,杨杰略显得有些腼腆。

  1984年,17岁的杨杰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到朔里矿当了一名副井绞车司机。20多年来,他自学完成高中所有课程,攻读80多本专业书籍,笔记多达100多万字,文化水平由初中达到本科,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在此期间,他进行大小革新项目200多项,提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合理化建议103条,创造效益高达8000多万元,经他排除的故障不计其数,人们称他为“故障快速探测仪”。他培训的职工多达3000人,其中有48人在省、市、集团公司技术比武中取得过前三名的好名次,多数已成为本单位的技术骨干。

  朔里矿坚持高起点引才、高质量育才、高标准选才、高效益用才,加强管理、技术、技能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突出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人才的成长提供空间,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在技能型人才方面,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工作出色就是人才”的人才理念,善于在非专业技术人员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造就一支能力强、业务精、技能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我们这里优秀工人很多,学习是一件自然的事。”杨杰异常平静地说。记者感触颇深的是,在矿区采访,迎面走来的任何一位普通工人可能就是技术能手、十佳标兵或者杰出青年。他们默默工作,勤于学习、勇于钻研。通过言传身教,一个岗位能手带动一个班组,一个班组又带动一个矿区,久而久之,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才创新氛围。

  实际上,人才只是一个方面,成为这些“能手”与“标兵”后盾的,是朔里日臻完善的人才强企平台机制。产品的创新只是最浅层次上的创新,为创新提供必要基础的是组织创新。在朔里,所有的组织都形成概念、制度,形成游戏规则,并将这些组织的运作以概念、规则、条例等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具备可复制性、可预期性,所有人都可以按照规则操作,使整个矿区竞争有序。竞争者可以用自己独立人格,成为安宁的、踏实的、有创新精神的人。

  有了良好的用人机制与学习习惯,朔里矿的技术创新在整个集团公司位居前列。他们通过改进巷道、采面布置等方式,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集中主要精力,重点研究和突破小块段、薄煤层、特厚煤层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综采技术的应用,稳定煤炭产量。通过完善煤巷锚杆支护技术,提高支护质量和应用实效,巩固支护锚杆化矿井成果。正是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才产生了稳定技术革新预期。有了人尽其才的制度,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辅之以组织上的不断创新,“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才得以巩固。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朔里”

  对于工人来说,人人都能吃饱穿暖、发表意见、拥有自我的空间,社会安定,就达到了和谐的状态。记者从朔里矿的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绿色煤矿建设等诸多信息中,捕捉到许多对于“和谐朔里”的注解。

  “我们每年投入职工福利资金800多万元,用于改善职工的生活福利设施和生活环境,在人、财、物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组织实施了事关职工家属切身利益的七项工程,真正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是葛侃对“和谐朔里”的第一重注解。

  对于主体的人来说,首先是生活的和谐。为此,朔里先后实施了惠民工程、网络工程、通达工程、平安工程、关怀工程、康居工程、美

化工程等七项工程,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切实关心职工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精神的和谐是“和谐朔里”的第二重注解。“构建和谐朔里,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妥善处理发展与职工生活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营造稳定、和谐的企业发展环境。”

  在此方面,朔里矿一方面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另一方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层次,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加快树立二次创业的步伐。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朔里矿给出的“和谐”答案只有一个: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摒弃粗放式经营发展方式,以绿色朔里建设为突破,积极推进改革调整,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在此方面,朔里正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通过民主管理等方式,实施全方位管理创新,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取得新突破。实施“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朔里”奠定坚实基础。加强党的建设,为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谐朔里”的注解,带来的将是社会安定、企业发展;“和谐朔里”的建设,揭示了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新路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