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县虹鳟鱼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成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 08:48 中国质量新闻网

  农业标准化作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在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甘肃省永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了以虹鳟鱼农业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标准化工作,为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基础篇:粗放养殖效果差

  以永登县柳树乡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是甘肃省著名的虹鳟鱼养殖生产区之一。虹鳟鱼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自上世纪80年代初在永登引种养殖成功后,20多年来得到长足发展。但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粗放养殖现象普遍,由于科技普及率低,病虫害严重发生,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养殖成本大幅增加,极大损害了养殖户的效益和积极性,严重制约着全县渔业生产更大规模更高效益的发展。为彻底改变这种现象,永登县虹鳟鱼2004年被列入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了开展。

  实干篇:狠抓重点环节

   组织领导环节 2004年成立由政府副县长为组长、有关单位为成员的协调领导小组,同时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开展虹鳟鱼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的宣传,定期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加大对示范户养殖技术指导、农技推广、饲料兽药、防疫的工作力度。2005年按照“市场拉动”,行政、技术“双轨并行”,市、县、乡、村、社“五轮驱动”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为充分发挥养殖户自我约束、相互监督的作用,成立了“永登县满兴虹鳟鱼养殖协会”,依靠协会和中介组织的力量促进渔业健康有序发展。

   制度保障环节 在认真执行《甘肃省虹鳟鱼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甘肃省渔业技术操作规程》的基础上,我县制定出台了《永登县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规划》、《永登县虹鳟鱼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及措施办法。同时,县上决定在示范区创建的三年内免征水资源费。针对示范区水源不足的问题,组织群众采取打井、清淤、疏通渠道及抬高庄浪河河道水位等措施,缓解水源供给压力。并建立联系点制度,派技术人员蹲点包户,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政策保障。

   标准体系环节 为使示范区工作规范化,技术指导小组聘请省、市、县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建立包括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标准体系。目前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地方标准《虹鳟鱼养殖技术规范》已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5年发布,形成《无公害水产品 虹鳟鱼加工标准》、《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等十余个标准组成的技术标准体系。

   宣传培训环节 技术指导小组有针对性的对养殖户进行分项、分批、分层次培训7期;印发学习资料800份(册);发放各类宣传磁带、光盘50盘;通过宣传车、广播、黑板报方式进行宣传。每年邀请省、市专家深入养殖基地,举办宣传咨询活动,使农民的农业标准化意识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过程监管环节 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标准体系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工作中实行责任到单位,工作到基地,县上负责协调管理和监督检查,乡镇负责任务落实,部门负责技术培训和推广指导,渔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碧波产业集团公司负责产品的收购、销售和加工。同时,加强对示范区投入品,尤其是是鱼药、饲料的监管和鱼苗引进的检疫,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产品检测环节中。永登县渔业环境质量检测按照区域规划,由兰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承担实施,定期对示范区进行检测。每次抽样不低于30个样次,经检测产品完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确保了上市虹鳟鱼的质量安全。

  效果篇:实现“三大效益”

   经济效益显著。2003年全县虹鳟鱼养殖平均亩产量4737公斤,总产量270吨,产值540万元;至2006年经测产平均亩产量5702公斤,总产量325吨,生产产值810万元,年组织加工产品180吨,加工产值270万元,年总产值达97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养殖纯收入由2003年的2368元,增加到2006年的2850元。

   社会效益明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带动了种植业、畜牧业、游钓业、旅游业、食品业的大力发展。每年可解决经济作物玉米大豆小麦、蚕豆、白菜、大蒜、红萝卜等300万公斤,涉及耕地1.08万亩;解决牛羊下水、血块等畜产品8-12万公斤。丰富了城乡群众的“菜蓝子”,培育了一大批合格的养殖、加工、营销科技人才。

   生态效益良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配套体系建设彻底改变了养殖户乱喂饲料、乱用药品、污染环境的恶习,在追求效益的同时,栽花种植养鱼,形成美化环境、保持环境、珍惜环境的良好社会气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感受篇:开辟农村广阔前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决策。我们通过实践认识到,农业标准化能够为建设新农村开辟广阔前景。

  农业标准化,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生产力”。建设新农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标准化生产就是运用“统一、简化、优越”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使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可操作性,是促进农业生产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生产力”。

  农业标准化,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竞争力”。我国在经济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提出了建设新农村,尊重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尤为重要。抓标准化生产,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环保,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过程。通过省内兰州百合、岷县当归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实践证明,农业标准化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竞争力”。

  农业标准化,是产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剂。推进

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取得长足进步,必须按照市场规律,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经营模式,就必须实现标准化生产。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尊重农业产业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选择,必然加速农村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作者:索利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