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信贷调控事关经济发展质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 03:07 中华工商时报

  至少近半年来,石油价格在历史高位运行,黄金价格明显上涨,所有期货产品交易的金属、能源、大宗商品价格都在持续上涨,而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强度迅速膨胀。

  经济市场的活跃掩盖不住其本身脱离经济理论的不合理性,掩盖不住其后深刻而复杂的矛盾:长期的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的膨胀,产能过剩与投资的高速增长,贸易高顺差的持续与产业结构的失衡,信贷的急速扩张与徘徊的低通货,空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银行的对冲成本等等。在重重深刻而激烈的局部矛盾的全速推动下,中国经济的泡沫趋势似乎已近形成。“中国经济的宿命,我想有两个:第一个宿命是,人民币必然升值;第二个宿命是,人民币走向升值以后资产必然走向泡沫。”巴黎百富勤中国总经济师陈兴动称。

  谁又是这种泡沫经济的“制造者”和“买单者”呢?笔者认为最大的“制造者”和“买单者”之一便是在中国从事信贷业务的国有或外资的金融机构。

  现阶段

中国经济市场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保持平衡,主要的经济冲突体现在投资活动、过剩行业和
房地产
市场中的结构性矛盾。而信贷的扩张毫无疑问使这不合理的结构性冲突愈演愈烈。信贷资金在冲动投资者手中又被迅速用于盲目投资。有资料显示,截止到今年4月份,信贷投资规模达到1.57万亿元。这个让人意外的发烫的数字暗示着将近5千亿元的资金流入到原本失衡的房地产市场、过剩行业及资本市场。矛盾在加剧,而所有的冲突最终都会结束,这是一个不可推翻的真理。

  在“超速”的信贷扩张进程中,伴有另一个“副产品”———信贷高集中度。今年一季度,银监会对17家中资大银行的统计表明,不到总客户数量1%的亿元以上的大客户,其贷款余额却高达全部贷款余额的49.5%。近两年来,由于各商业银行的融资机构提高了审贷指标,对于部分不符合贷款要求的小客户进行了清退,致使部分银行及金融机构的信贷集中度问题更加突出,风险越发集中。

  除信贷资金向大企业集中的风险之外,房地产信贷也成为信贷集中度较高的另一种表现。在

房价上涨从长三角往珠三角,乃至京津蔓延的过程中,部分城市的房价再次达到历史峰值。广大投资者、消费者倾向于申请“房贷”。一方面,通过“房贷”可以满足短期投资需求,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又可运用房贷,借银行之手转移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各种风险。

  看来,信贷激增的确是造成全国性房地产失控、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零售商品消费总额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经济过热产生的结果。着眼于中国经济适度调控,平稳发展的长期目标,信贷机构应对方抓药,努力改善贷款结构,增加新盈利增长点,降低信用集中风险。同时,不应因噎废食,要大胆创新,适时、充分地利用合理、科学的信贷活动,力求改进我国经济结构;力求扭转大量资金流向集中于部分过剩产业及资本市场的方向;力求真正落实“有保有压”,避免“大捆贷款”;力求疏导部分资金向急需流动资金的中小企业流动,以扶持这个最带动中国就业群体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信贷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经济发展的方向,信贷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我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应极其重视信贷的调控作用,摒弃“惟利是图”,以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局为重,维护、促进和支持我国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